《汉书·董仲舒传》“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等记载,由此可知董仲舒的思想( )
| A.强调“春秋大一统” | B.糅合了多学派思想 |
| C.趋向“三教合一” | D.背离了先秦传统儒学 |
“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这句话体现了启蒙运动中的什么思想( )
| A.社会契约 | B.天赋人权 |
| C.三权分立 | D.主权在民 |
西方史学家习惯上把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称之为“发现的时代”,是一个“人”的被发现和“物”的被发现的时代,其中“人”的被发现时代指的是( )
| A.新航路开辟 | B.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
| C.天主教的传播和发展 | D.文艺复兴运动 |
普罗塔哥拉有一句名言,“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对此言论内涵的理解,准确的是( )
| A.否定神的意志,反思人类自己 | B.希望知道神是否存在 |
| C.人要在自己的灵魂中发现神 | D.慨叹人生短暂认识有限 |
同北宋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则名句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 )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 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 )
| 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 | 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 |
| 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 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