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1933-1939年美国救济与联邦工程计划支出情况
该表反映出
| A.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在美国得到运用 |
| B.美国财政赤字现象有所减轻 |
| C.新政规范了美国的经济发展秩序 |
| D.新政的着眼点是缓解供需矛盾 |
1792年,英特使马戛尔尼来华。他曾邀请清军将领福康安检阅英国使团卫队演习新式武器操练,福康安说:“看亦可,不看亦可。这火器操作,谅来没有什么稀奇!”福康安的话语反映出()
| A.英国有武力侵略中国的企图 | B.英国的军事武器并不先进 |
| C.中国封建统治者自大的心态 | D.福康安对西洋武器非常熟 |
“一切国家都有一个相同的目的,就是自保。……但世界上还有一个国家,它的政制的直接目的就是政治自由。”([法]孟德斯鸠 (1689-1755),《论法的精神》上册)这个国家是()
| A.英国 | B.法国 | C.美国 | D.俄国 |
.康熙五十六年,清政府下列禁止人民前往南洋贸易。一位学者曾经指出:“沿海居民……深知水性、惯熟船务之舵工、水手不能胜任担负重物,以谋得一朝之食。或走险海中,为贼驾船,图目前糊口之计;其游手无赖,更无所事事。”根据这段话,这位学者认为海禁将造成()
| A.人民国家认同逐渐混淆 | B.科技发展逐渐停滞 |
| C.政府无法掌握国际变化 | D.人民就业机会缩减 |
某人准备出门旅行,先到城中购买相关书籍,书籍中陈列着各种指南、地图及日常生活有关的百科全书。这些书中不仅有交通路线,甚至有烟草,海外奇珍等的介绍。这个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下列哪个时间?()
| A.宋代 | B.明代 | C.清代 | D.民初 |
16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欧洲人可能看到的现象有()
①印刷工人排版印刷《马可·波罗行纪》
②在宴会上使用来自中国的精美的瓷器
③在意大利教堂上看到达·芬奇的壁画
④英国伦敦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