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那种对德意志政治制度的民主成分不屑一顾的态度是值得商榷的。帝国国会不是一个‘假国会’,虽然总理与政府都由皇帝任命,但是如果他们没有国会多数的支持,几乎无法执政,因为国会享有立法权”。作者对近代德国政体的看法是(    )

A.近代德国政体富有专制色彩
B.德国政体不乏民主成分
C.国会支持德国皇帝与政府的工作
D.德国国会是最高的立法机关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唐朝学者吕总《续书评》中评价一位书法家的作品时说:“援毫掣电,随手万变”,宋代朱长文《续书断》则说:“如壮士拔剑,神彩动人。”该书法家是

A.钟繇 B.怀素 C.欧阳询 D.苏轼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个“胜利”指的是

A.法家思想是新儒学的核心
B.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吸收
C.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
D.“独尊儒术”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

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有农业革命、商业革命、金融革命,还有信息革命、能源革命。那时租佃关系日益普遍……街市制取代坊市制,一批商业名镇开始兴起,城市的经济文化职能显著增强。”这一时期是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

明天冯元飙说:“(阁臣)夫中外之贵,孰大于票拟?有汉唐宰相之名,而更代天言……柄用专者莫如今日。”反映出明朝内阁

A.控制了国家决策大权 B.上升为法定的行政中枢
C.权力和地位日益提高 D.阁臣专权超过汉唐宰相

1872年在《共产党宣言》发表24周年时,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党宣言》里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①俄国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
②中国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③俄国胜利后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
④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A.①②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