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发现某种蜣螂提高了“生活品位”,不仅吃粪便,还取食蜈蚣、千足虫等。与普通蜣螂相比,这种蜣螂后腿较卷曲,便于捕猎,头部较窄而长,便于进食内脏。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从进化的角度看,这种蜣螂与普通蜣螂存在生殖隔离 |
B.从变异角度看,这种蜣螂后腿卷曲的出现是因为突变 |
C.与普通蜣螂相比较,这种蜣螂类型的形态是自然选择结果 |
D.与普通蜣螂相比较,这种蜣螂种群的某些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
从理论上分析下列各项,其中错误的是( )
A.2倍体×4倍体→3倍体 | B.2倍体×2倍体→2倍体 |
C.3倍体×3倍体→3倍体 | D.2倍体×6倍体→4倍体 |
下列细胞结构中,有可能发生碱基配对行为的一组是
A.细胞核、线粒体、核糖体、中心体 |
B.细胞核、核糖体、中心体、高尔基体 |
C.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 |
D.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高尔基体 |
决定DNA遗传特异性的是
A.脱氧核苷酸链上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排列特点 | B.嘌呤总数与嘧啶总数的比值 |
C.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 |
D.碱基排列顺序 |
某三十九肽中共有丙氨酸4个,现去掉其中的丙氨酸得到4条长短不等的肽链(如图)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肽键数目减少了8个 |
B.新生的4条肽链总共至少有4个氨基 |
C.如果新生的4条肽链总共有5个羧基,那么其中必有1个羧基在R基上 |
D.4条肽链若重新连接成一条长链将脱去3个水分子 |
“细胞学说”被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细胞学说”创立的最重要的意义是 ( )
A.揭示了生物界中各种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
B.揭示了一切细胞都是具有生命活力的 |
C.使动植物结构统一于细胞水平,有力地证明了生物之间存在亲缘关系 |
D.揭示了组成动植物细胞的具体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