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科学家研究、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发现细胞并创立了细胞学说 |
B.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
C.英国科学家虎克指出“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
D.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 |
下列关于下图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数量不再发生变化 |
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 |
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c点时进行 |
D.K值会因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 |
儿童感染脊髓灰质炎病毒不表现明显症状,却获得了对小儿麻痹症的抵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儿童的这种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
B.为预防儿童患小儿麻痹症,只可选择灭活或减毒的脊髓灰质炎病毒作疫苗进行接种 |
C.儿童获得了对小儿麻痹症的抵抗力,因此脊髓灰质炎病毒无法突破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
D.通过检查儿童血液中有无该病毒的抗体,便可确定其是否曾经受到该病原体的侵袭 |
下列关于B淋巴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种效应B细胞能产生多种抗体 | B.B细胞和T细胞都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成 |
C.B细胞能识别自身的MHC分子标志 | D.每种成熟B细胞表面存在多种抗原受体 |
研究发现两种现象:
①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则甲、乙两种物质最可能是:
A.甲是抗原,乙是抗体 | B.甲是抗体,乙是抗原 |
C.甲是白细胞介素-2,乙是抗体 | D.甲是白细胞介素-2,乙是抗原 |
下列有关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胰高血糖素的主要作用与胰岛素相反 |
B.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 |
C.人体若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可能原因是胰岛![]() |
D.人体细胞膜上若缺乏胰岛素受体,可能导致细胞减缓摄取血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