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军同学的不良反应引起了父母的担忧:感冒频繁,口腔溃疡反复发作,伤口不易愈合,食欲不振,免疫力低下。比起同龄儿童,小明身体偏矮,偏瘦。去医院后,经检查发现血清中锌的含量过低。对上述材料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锌是人体必需的化学元素 |
B.锌在人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不容替代 |
C.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
D.锌的作用极大,只要有锌,人就能正常生长 |
关于下列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涉及到的细胞器只有①②⑤ |
B.①③⑤上进行的反应一般都需要②提供能量 |
C.观察活细胞中的②常用健那绿染液染色 |
D.①与③的转化能体现生物膜的流动性 |
某蛋白质由m条肽链、n个氨基酸组成。该蛋白质至少含有氧原子数多少个?
A.n-m | B.n-2m | C.n+m | D.n+2m |
组织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O2的数量,主要决定于
A.组织液中的O2的浓度 | B.细胞膜上O2载体的数量 |
C.细胞液中CO2的浓度 | D.细胞中产生ATP的数量 |
水溶性染色剂(PI)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可将其用于鉴定细胞的死活。细胞浸泡于一定浓度的PI中,仅有死亡细胞的核会被染色,活细胞则不着色,但将PI注射活细胞则细胞核会着色。利用PI鉴别细胞死活的原理是
A.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结构不一样 | B.活细胞能分解染色剂PI |
C.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含量不一样 | D.活细胞的细胞膜能阻止PI的进入 |
科学家在研究钠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时,做了下述实验:先向枪乌贼神经纤维里注入微量的放射性同位素24Na,不久可测得神经纤维周围溶液中存在24Na。如果在神经纤维膜外溶液中先后加入某药物和ATP,测得周围溶液中24Na的量如下图所示。据图作出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加入某药物后,溶液中24Na的量不再增加 |
B.加入ATP后,细胞中24Na的量增加 |
C.神经纤维排出24Na需要消耗ATP |
D.“某药物”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细胞中的呼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