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并且危害严重的心律失常疾病。最新研究表明,其致病机制是核孔复合物的运输障碍(核孔复合物是位于核孔上与核孔的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的物质)。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A.核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房颤的成因与核膜内外的信息交流异常有关
B.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核孔数目很少,因此红细胞代谢较弱
C.核孔运输障碍发生的根本原因可能是编码核孔复合物的基因发生突变所致
D.tRNA在细胞核内合成,运出细胞核发挥作用与核孔复合物无关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已知某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5.8%,其中一条链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9%和17.1%。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A.32.9% 17.1% B.17.1% 32.9%
C.18.7% 31.3% D.31.3% 18.7%

下图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中部分所对应的结构最接近的是()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

下列有关35S标记噬菌体侵染无标记细菌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35S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上清液中也不排除有少量的放射性
B.要得到35S标记的噬菌体必须将病毒接种在含35S的动物细胞培养基中才能培养出来
C.采用搅拌和离心手段,是为了把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
D.在该实验中,若改用32P.35S分别标记细菌中的核苷酸和氨基酸,那么噬菌体连续复制4次,则子代病毒100%含32P和35S

32P标记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35S标记其蛋白质,将其加热杀死后与未标记的R活细菌混合并注入小鼠体内。一段时间后,从死亡的小鼠体内提取到的活的S型和R型细菌。下列有关元素分布的分析,最可能的情况是( )

A.部分S型细菌含有32P,不含35S
B.部分R型细菌含有32P和35S
C.所有S型细菌都含有32P,不含35S
D.所有R型细菌都含有35S,不含32P

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下列关于这两个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二者都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
B.二者的设计思路都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
C.艾弗里的实验设置了对照,赫尔希与蔡斯的实验没有对照
D.二者都诱发了DNA突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