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olCH4气体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802kJ,但当不完全燃烧生成CO和H2O时,放出的热量为519kJ。如果1 molCH4与一定量O2燃烧生成CO、CO2、H2O,并放出731.25kJ的热量,则一定量O2的质量为
| A.40g | B.56g | C.60g | D.无法计算 |
某西方学者评论说:“他们虽然有社会变革的方案,但并不期望和打算无产者的起义来实现社会变革。……实际上,他们几乎没考虑过自己精心制作的蓝图如何才能付诸实践。”该学者评论的是
| A.科学社会主义 | B.新三民主义 | C.启蒙运动 | D.空想社会主义 |
凤凰网《救赎中国》专题中,在叙述某一历史事件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动荡了;第二部分:传播了;第三部分:愤怒了;第四部分:爆发了。该历史事件可能是
| A.维新变法运动 | B.辛亥革命 | C.五四运动 | D.新文化运动 |
在中国近代史上,它“是适应近代由封建制度到民主制度,由单纯商品生产制度到资本家商品生产制度之世界共同趋势的战争,是在历史进化上有重要意义的战争。”这里的“战争”应该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 B.辛亥革命 | C.五四运动 | D.抗日战争 |
有历史学家认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接连发生
,层次分明地连在一起,形成一场“总运动”。这场“总运动”的基本趋势是
| A.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转型 | B.政治上由专制向民主的转变 |
| C.由农耕经济向工业化的飞跃 | D.技术、制度、文化渐次转型 |
因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李鸿章遭到了士大夫阶层的抗议和朝臣弹劾,迫于压力,清政府将其解职。但到1896
年,李鸿章又被清政府委派出访欧洲,对于这一历史事件的下列言论与历史事实较为接近的是
| A.《民报》抢先透露了李鸿章此次的出行计划 |
| B.清政府为李鸿章专门包租德国汉莎航空公司的一架客机 |
| C.李鸿章坐轮船游历了伦敦的泰晤士河 |
| D.同盟会会员准备趁李鸿章出访之际暗杀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