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混合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若干种:NH4+、Na+、Al3+、Fe2+、Fe3+、AlO2-、SO42-、I-、NO3-、CO32-,已知各离子的浓度均约为0.1mol/L,现取两份20mL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第一份加入足量盐酸,产生气体在空气中变为红棕色,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第二份逐滴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产生沉淀但不溶解,同时逸出气体。根据上述实验情况,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混合溶液中一定不含有Fe3+、AlO2-、Al3+、CO32- |
| B.该混合溶液通过继续进行焰色反应可以间接确定是否含有I- |
| C.该混合溶液中肯定含有Fe2+、NH4+、SO42-、NO3- |
| D.向该混合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后呈红色 |
我省盛产矿盐(主要成分是NaCl,还好有SO42-等其他可溶性杂质的离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有矿盐生成食盐,除去SO42-最合适的实际是Ba(NO3)2 |
| B.工业上通过电解氯化钠溶液制备金属钠和氯气 |
| C.室温下,AgCl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食盐中的溶解度 |
| D.用酚酞试液可鉴别饱和食盐水和饱和纯碱溶液 |
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氯水的颜色呈浅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 |
| B.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 |
| C.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 |
| D.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 |
一定量的CuS和Cu2S的混合物投入足量的HNO3中,收集到气体V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Cu2+和SO42-)加入足量NaOH,产生蓝色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得到CuO12.0g,若上述气体为NO和NO2的混合物,且体积比为1﹕1,则V可能为
| A.9.0L | B.13.5L | C.15.7L | D.16.8L |
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
| A.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 | B.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 |
| C.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 | D.将锌粒投入Cu(NO3)2溶液 |
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适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
规律 |
结论 |
| A |
较强酸可以制取较弱酸 |
次氯酸溶液无法制取盐酸 |
| B |
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
常温下,相同的铝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浓、稀硝酸,浓硝酸中铝片先溶解完 |
| C |
结构和组成相似的物质,沸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 |
NH3沸点低于PH3 |
| D |
溶解度小的沉淀易向溶解度更小的沉淀转化 |
ZnS沉淀中滴加CuSO4溶液可以得到CuS沉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