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写完整。
(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订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                  两种环境。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      (填: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为什么?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
0只
1只
2只
0只
2只
阴暗
10只
9只
8只
10只
8只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作怎样的处理?
(5)结论:      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在         的环境中生活。
(6)为什么实验结束后要洗手?

科目 生物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水生动物及其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当我们在口中细细咀嚼馒头时会觉得有甜味,设计如下实验

试管
实验设计
现象
1
馒头屑加2毫升唾液,充分搅拌,37℃水浴10分钟

2
馒头屑加2毫升清水,充分搅拌,37℃水浴10分钟

(1)这个实验中变量是
(2)把试管放入37℃恒温水10分钟的目的
(3)滴加碘液后,没变蓝的是号试管。
(4)试管中物质没变蓝和馒头在口中变甜的原因是

生物组的成员通过学习探究种子萌发的实验,已知种子的萌发受水分、空气、温度的影响。他们还想探究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光照,设计实验如下:
⑴、他们提出的问题是
⑵、做出的假设是
⑶、取A、B两组培养皿,给相同的温度、水分、空气,但将A放置于黑暗中,B放置于光亮处,则上述探究实验的实验组是对照组是
⑷、如果A、B两个培养皿中的种子都萌发,则得到的结论是

下图是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消化作用的实验:(每空1分,共6分)

(1)实验第二步,2号试管中应滴加______mL_________。对照组是______号试管。
(2)隔水加热的水温为什么设定为3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滴加碘酒后,______号试管呈蓝色。
(4)我们进食时细嚼慢咽,是为了使食物团块变小,增加食物与唾液的_______________,有利于食物的消化。

某同学用玉米幼苗作实验材料,利用下图实验装置进行探究活动。装置中隔板与无色透明钟罩之间以及隔板中央小孔与玉米茎之间都用凡士林密封,钟罩内放一盛有某种液体的小烧杯。

(1)若小烧杯中的液体是澄清的石灰水,将装置放在暗处一段时间后,小烧杯中的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证明玉米幼苗的呼吸作用产生了
(2)若小烧杯中是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则要探究的问题是。要验证这一问题,需要设置一组对照实验,其对照实验装置中小烧杯里的液体应为
(3)若要探究玉米幼苗的蒸腾作用,该装置需改变的是
(4)在农业生产上,该栽培植物的新方法属于,玉米幼苗所需水分通过吸收。

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选用具有萌发能力的种子,条件如果如下: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空气
充足


充足
充足
水分
适宜


适宜
适宜
温度
25℃
25℃
25℃
0℃
25℃
光照





结果
萌发
不萌发
不萌发

萌发

(1)2号培养皿的水分条件应是,3号的空气条件应是,4号种子萌发的结果是
(2) 对照组是号,1、4对比,实验的变量是
(3)1、5对照,得出的结论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