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阅读
高尚的心
开始筑路了。一天,工人们来到田野上,那里长着一片不大的灌木林。工程师批示未来的路要铺在哪里,工人们就往土里埋进排水管。
突然工人们停了下来,把排水管放在地上。在这条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挺立着一颗高高的橡树。它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
工程师向工人们走来,他什么话也没对工人们说,工人们也沉默不语。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然后把目光转向橡树,叹了口气。工人们也沉重地叹着气。
“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工程师说。
“橡树也不可以砍。”工人们说。
工程师拿出一根楔子,走到离橡树100米的地方,把楔子打进了地里。“现在谁也不会责备我们了。”他轻声地说。
几年过去了,一条宽阔的沥青公路从北方延伸到南方。它像箭一样笔直,但只在一个地方弯曲呈马蹄形。
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说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读一读文章中画“ ”的句子,工人和工程师都没有说话,你觉得他们各自在想些什么?
工程师:
工人们:
读一读文章的最后一段,想一想:“笔直的公路上,只有一个地方弯曲呈马蹄形”这句话告诉了我们:
。
文章的题目是“高尚的心”,读了文章,你觉得文章中谁的心灵是高尚的?为什么?
课文在线
这一天在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里的故事和人物。不知道伯父怎么会知道我读了《水浒传》,大概是爸爸告诉他的吧。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1)写出下列各词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羞愧( ) 悔恨( )
反义词: 囫囵吞枣( ) 马马虎虎( )
用“囫囵吞枣”写一句话。
(2)“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我”为什么羞愧、悔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伯父的话对“我”有什么帮助?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课外阅读。
往事
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喜欢,说是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梗上只留下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儿,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紧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的受了感动
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1)这篇散文抒写和歌颂的对象是什么?全文的点睛之笔是什么?
(2)第二、三段交代八九年前的作用是()
A.说明我喜欢莲花已不是一天两天了。 |
B.抒发自己对故乡园院中红莲的思念之情,介意表达对故乡亲人的怀念。 |
C.写一段趋势,丰富文章内容,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
D.借祖父的话暗示“我”与红莲之间的关系,为后文主题的揭示设下伏笔。 |
(3)根据上下文,试推断下面词语的含义。
应:
菡萏:
(4)“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一句中的“不宁的心绪”指什么?
(5)试用简明的词语概括文中“我”的感情变化。
(6)我国唐代诗人孟郊曾写过一首诗《游子吟》,其中的四句“什么”抒发了与本文相同的感情。写作手法上都是抓住了生活的细节,以小见大的反应自己对生活的感情。
课内阅读。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么——”
“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回壁,就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1)给带点的字写出音节。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恍然大悟:————————————
(3)“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4)“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联系时代背景,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5)从这部分内容中你感受到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
课外阅读吧。
怀 鲁 迅
①真是晴天霹雳,在南台的宴会席上,忽而听到鲁迅的死。
②发过了几通电报,荟萃了一夜行李,第二天,我就匆匆跳上了开往上海的轮船。
③二十二日上午八时船靠了岸,到家洗了一个澡,吞了两口饭,跑到胶州路万国殡仪馆去,遇见的只是真诚的脸、热烈的脸、悲愤的脸,和千千万万将要破裂似的青年男女的心肺与紧捏的拳头。
④这不是寻常的丧葬,这也不是沉郁的悲哀,这正像是大地震要来,或黎明将到时充塞在天地之间的一瞬间的寂静。
⑤生死、肉体、灵魂、眼泪、悲叹,这些问题与感觉,在此地似乎太渺小了。在鲁迅死的彼岸,还照耀着一道更伟大的、更猛烈的寂光。
⑥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鲁迅之一死,使人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鲁迅之一死,使人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
⑦鲁迅的灵柩,在夜阴里被埋入浅土中去了;西天角却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
(1)第①自然段中的”晴天霹雳”形容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③自然两段中的哪些词语表现出作者急切而又悲痛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自然段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细读⑦自然段说说你的理解?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精彩赏析阁。
有一次,在伯父家里,大伙儿围着一张桌子吃晚饭。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对他说:“大伯,您跟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
“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他嘴里嚼着,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
“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的呢,又扁又平。”我望了他们半天才说。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么——”
“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1)“恍然大悟”的意思是,在“我”的眼中又是。
(2)“碰壁”的意思是,在鲁迅眼中的意思是,表达了鲁迅是的人。
(3)短文运用了描写方法,突出了鲁迅的人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