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生物等地理要素,随着地理位置和地势的变化呈现出规律性的演变,从而形成纷繁复杂而又有规律的自然景观。读甲、乙两座山脉的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比较甲图和乙图山脉自然带带谱
A.甲图山脉自然带谱更加丰富 |
B.乙图山脉所处纬度位置较低 |
C.甲图山脉海拔高度较高 |
D.相同的自然带,在甲山脉出现高度低 |
下列关于甲、乙两山脉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山脉同一自然带出现的高度南坡高于北坡 |
B.甲图山脉位于北半球,北坡是阳坡,热量较高 |
C.乙图山脉南坡的雪线高于北坡 |
D.乙图山脉位于南半球,南坡为迎风坡,降水量较大 |
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的直接原因是()
A.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 |
B.城市建设用地扩大 |
C.沼泽地和盐碱地的改良 |
D.滩涂养殖业的发展 |
读“我国某河流水文站的气候直方图”及“河流流量过程线图”,完成20、21问题。该河流水文站可能位于()
A.东北地区 | B.华北地区 | C.西北地区 | D.东南地区 |
造成图4月份峰值流量的主要补给是()
A.大气降水 | B.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 |
C.地下水 | D.季节性积雪融水 |
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社会经济因素。上海市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又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完成18、19题。根据雨带在Ⅰ、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
大致是()
A.4~6月份 |
B.6~7月份 |
C.6~8月份 |
D.5~8月份 |
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Ⅰ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A.南旱北涝 | B.南北皆旱 | C.南涝北旱 | D.南北皆涝 |
读图“我国沿北纬32°地形剖面图”,完成16、17问题。图中表示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界限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无法判断 |
C为()
A.东北平原 | B.华北平原 | C.四川盆地 | D.长江中下游平原 |
下列区域中,人口较稀疏的是()
A.华北平原 | B.成都平原 | C.珠江三角洲 | D.内蒙古高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