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年9月23日为期一天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纽约闭幕。会后发表的成果文件表明,遏制气候变化已刻不容缓。峰会就气候变化的长期目标、消减排放、筹集资金等达成重要全球愿景。世界100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以及800多名包括商业、金融等各界代表参加了峰会。
材料二 环境退化与经济增长的脱钩,是OECD的21世纪第一个十年环境战略的主要目标。所谓脱钩,就是指环境压力的增长比经济增长要慢。脱钩包括绝对脱钩和相对脱钩。绝对脱钩:环境压力稳定或下降,而经济继续增长;相对脱钩:环境压力增长,但增长速度比经济增长速度要慢。
材料三  OECD国家(共30个)气候变化环境指标与经济脱钩状况

(1)2014年气候变化峰会举办地之所以选在美国纽约,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2)在材料三四个案例国家中,哪个国家的脱钩结果表现最好。如果需要分析该国脱钩关系较好的原因,你认为应该需要查找些什么资料或相关数据。
(3)从材料三可知,目前OECD国家中,气候变化环境指标与经济增长的脱钩特点是什么?
(4)从上世纪80年代末起,“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逐渐成为国际谈判中的一项规范用语。请解释在解决全球变暖问题的措施中,为什么说各国应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植被浅沟常布置在城市道路两侧,不透水地面的周边和大面积绿地内等处,可与城市雨水管网或集水池相连,其表面一般种草进行覆盖。指出植被浅沟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赤道地区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4)题。
材料一:陕西省陕北地区略图。

材料二:下表为1990-2010年陕北地区耕地变化面积及其在总耕地面积中的比例。

(1)描述陕北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特征。
(2)说出图中城市在分布上的共同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3)简述陕北地区建设能源化工基地的资源条件,并说出当地能源对外输送的主要方式。
(4)简析陕北地区1990-2000年和2000-2010年耕地总面积的变化特点及原因。

图1为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图2为松花江某水文站多年平均径流量。读图完成(1)~(4)题。

(1)描述图示地区地形的主要特点。
(2)比较嫩江干流东西两侧支流水系特征的差异。
(3)指出松花江汛期出现的季节,并解释其成因。
(4)松嫩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简述其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设北半球一点P在北纬φ度(66.5°≤φ≤90°),太阳直射点在北纬δ度
(0°≤δ≤23.5°),此时P点出现极昼现象。
材料二 图解法求午夜太阳高度角示意图(见下图)。

(备注:在上图中太阳光线是平行照射地球的,MR为P点的地平圈,PK为P点所在纬线的延长线,MO为赤道的延长线,N、S为两极点;H0为P点0(或24)时太阳高度角,即∠LPR。)
材料三极昼地区某地正午太阳高度与午夜太阳高度示意图(见下图)。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推导出P点午夜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为
(2)根据材料三判断,图中的某地在半球。该日某地的太阳升落方位可以表述为:南升落。
(3)如果H0=5°,H=35°,则该地的纬度位置是,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