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9月,苏联领导人布哈林在《一个经济学家的札记》中认为,“为了使国家工业化得到实现……不仅应当保证对建筑材料等需求的相应的货币,而且应当保证这种建筑材料相应的供应……(无论如何)也不能用‘未来的砖头’,建造‘现实的工厂’”。他认为苏联应当
A.继续实行新经济政策 |
B.优先发展建筑原料产业 |
C.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
D.遵循工业化建设的规律 |
罗斯福在接受总统候选人提名的演讲中,郑重表示:如果竞选成功,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他还说:“我们必须限制投机倒把、操纵市场,甚至金融家的活动,我们认为我们必须作为必要而接受这种限制,目的不是去妨碍个人主义,而是去保护个人主义。”这说明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
A.为解决经济危机而采取的临时措施 |
B.为限制恶意竞争而采取的所有制改革 |
C.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根本解决 |
D.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 |
1918年,苏维埃全俄执行委员会宣布:“在战争形势下,全国成为一个统一的军营,全体居民都要无条件履行保卫国家的任务,国内所有资源都必须用于战争需要。”当时苏维埃政权实行的经济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 | B.新经济政策 |
C.农业集体化 | D.新经济体制 |
下表是1860—1900年世界主要工业国或区域工业生产发展占世界份额表,对此表反映的历史信息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英国逐渐丧失“世界工厂”的地位 |
B.美国和德国迅速崛起 |
C.第二次工业革命冲击了原有的世界经济格局 |
D.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
2000年9月,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在纽约举行。会议期间,在中国的倡议下,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首脑举行了首次会晤。这说明新时期的中国()
A.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建设性作用 |
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C.积极探索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 |
D.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
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致电国民党,保证:“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受南京中央政府及军事委员会的指导”。这段史料表明()
A.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实现 | B.共产党放弃对根据地和红军的领导权 |
C.国共两党的政治分歧完全弥合 | D.共产党有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诚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