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经研究发现,宋代经常出现县官职位空缺,无人愿意履职的现象,即使在江南富庶之地也同样如此。出现这一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
| A.中央集权过度,地方权力衰弱 |
| B.文化教育落后,官僚人才缺乏 |
| C.商品经济发达,弃官从商普遍 |
| D.经济重心南移,文人弃北趋南 |
下图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读图可知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对华贸易
| A.改变了对华贸易逆差局面 |
| B.并未真正完全打开中国市场 |
| C.在沿海地区迅速发展 |
| D.造成中国自然经济解体 |
“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了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这一评价
| A.未揭示新航路开辟带来的灾难,是对西方殖民行为的开脱 |
| B.认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建立在殖民掠夺的基础之上的 |
| C.用辩证的方法分析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
| D.较为客观的分析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作用 |
1659、1703及1736年松江府先后三次就布商字号仿冒诉讼纠纷立碑告示:“众商各立号记,上供朝廷之取办,下便关津之稽查,取信远商,历年已久,向有定例,不容混冒。”如有“复行假冒,起衅生端,上误国课,下病商民”,则“正法施行,决不轻贷!”这反映出当时
| A.松江棉布生产全国领先 | B.仿冒商标成为普遍现象 |
| C.政府重视维护市场秩序 | D.重农抑商政策遭到摒弃 |
战国时期流通货币种类有刀、布、钱和爰金,刀币是齐国货币。考古发现在古代赵、燕及辽东和朝鲜北部亦有大量刀币流通,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
| A.齐国铸币业发达 | B.这些地区经济交往频繁 |
| C.齐国征服了燕赵等地 | D.刀币较其他钱币易于携带 |
“尽地力之教”、“多粪肥田”、“地力常新壮”“时至而作,竭时而止”共同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
| A.根据节气安排生产 | B.讲究因地制宜 |
| C.注重精耕细作 | D.强调自给自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