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人为了让弟弟顺利取得任官的机会,故意在分家时,将优厚的部分归于自己,让弟弟取得贫瘠的土地。乡里民众因此盛赞其弟“能让”,推荐这位弟弟参加政府的任官考试。这个故事里的选官制度最可能出现在哪个朝代( )
A.秦朝 | B.两汉 | C.魏晋南北朝 | D.唐宋 |
历史结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是新中国外交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其中结论与史实相符的
选项 |
史实 |
结论 |
A |
“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制定 |
放弃了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
B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最终解决了万隆会议与会国的矛盾和分歧 |
C |
尼克松总统访华 |
促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
D |
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 |
有利于维护地区军事安全与促进经济合作 |
2012年将至耳顺之年(57岁)的中国作家莫言在瑞典学院演讲厅发表演说时曾回忆童年:那时我就四五岁,已经可以帮家里干活了,记得那次用小木桶到村里食堂打全家人的早饭——菜粥。力气还是小啊,不小心摔倒了,……泼掉的只是汤水,米和菜还在桶底沉着呢。莫言为我们描述的童年往事折射出
A.建国初年国民经济的萧条状况 |
B.三大改造后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 |
C.人民公社运动的消极影响 |
D.文革期间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
“庆祝建国十周年国产新片展览月”活动展出的35部优秀电影中,大部分是1959年拍摄的,这是新中国电影创作的一个辉煌时期,被称为“难忘的1959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 B.“双百”方针的提出 |
C.三大改造的完成 | D.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 |
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阐释”、“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在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是指辽沈、淮海和平津战役 |
B.“一五”计划的完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初步基础 |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以经济建设为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 |
D.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大会通过了《共同纲领》,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上是一篇论文的一段,但并不严谨。文中错误有几处
A.1处 | B.2处 |
C.3处 | D.4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