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年梁启超在日本创办《清议报》,开辟专栏论说时事。下表评论是针对( )
| 题目 |
所刊载的期数 |
| 论非皇上复政则国乱不能平定 |
第49期 |
| 论义民与乱民之异 |
第52期 |
| 论中国民气之可用 |
第57期 |
| 排外平议 |
第68期 |
A.太平天国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下列选项中,通过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
| A.西汉设置刺史 |
| B.西汉设中外朝制度 |
| C.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
| D.清朝设军机处 |
有西方学者认为:“中国的思想家对自然科学和玄学都没有多少兴趣,他们提供讨论的哲学是社会的、政治的和伦理的。从规劝和改良的语气来看,这种哲学无疑反映了一个屡起冲突、政治混乱的时期……哲学家们在晚周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属于这一时期特征的思想是
| A.强调要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
| B.提出“春秋大一统”,以德为主,以刑辅德 |
| C.三教并行 |
| D.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
戈尔巴乔夫在其著作《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中说:“赫鲁晓夫留下的主要东西就是使斯大林主义失掉了声誉……这是改革得以开始的前提和条件之一。因此,我承认,改革是同赫鲁晓夫所做的事有一定联系的。”这说明
| A.二者的改革意图有相似之处 |
| B.二者改革都突破了苏联的关键问题 |
| C.后者改革是深化前者的改革 |
| D.后者对前者的改革措施加以了模仿 |
哈瑞·杜鲁门总统1947年3月12日在致国会的咨文中提到,要求对希腊和土耳其进行援助,被普遍地认为是“美国的外交政策上的一个新的急剧转变”。对这一“转变”理解正确的是( )
| A.关贸总协定使美国走上全球扩张 |
| B.美国在政治经济上支持西欧国家 |
| C.杜鲁门最先提出反社会主义立场 |
| D.美国外交政策促使“冷战"的形成 |
1840年,英国塞缪·肯纳德建立了一条横越大西洋的定期航运线,预先宣布轮船到达和出发的日期。肯纳德宣扬他的航线是已经取代“与帆船时代不可分离、令人恼火的不规则”的一条“海洋铁路”。这表明
| A.跨越大西洋的通讯已经开通 |
| B.工业革命有助于世界市场的拓展 |
| C.英国由此成为世界殖民霸主 |
| D.内燃机的使用使人类进人电气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