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1787年宪法第一条第一款规定,各州“不得缔结任何条约、结盟或者组织邦联”,“不得铸造货币;不得发行纸币”。材料充分体现了( )
| A.民主共和的原则 | B.联邦制的原则 |
| C.自由平等的原则 | D.分权制衡的原则 |
谭嗣同在1896年作诗痛吟: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与以下哪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直接关系



| A.火烧圆明园 | B.《马关条约》签订 | C.列强瓜分中国 | D.南京大屠杀 |
右面是反映我国近代一种经济形态政治倾向的漫画。造成该经济形态这种政治倾向的根本原因在于
| A.深受双重压迫,因此具有反抗压迫的革命性 |
| B.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有依赖的一面 |
| C.这种经济形态发展阻力大,力量弱小 |
| D.由当时特殊的社会环境决定 |
19世纪40年代,珠江口外英国战船的隆隆炮声不仅惊醒了大清帝国的天朝迷梦,而且将中国拖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社会经济开始转型。在中国的经济结构中最早出现的近代经济要素是
| A.自给自足自然经济 | 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
| C.洋务派的官僚经济 | 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
史载:在江南制造总局,“工匠不会随意去留”,“作家徒按日点工给价”。对以上材料的理解表述不当的是( )
| A.工人不是自由劳动力 | B.工匠所受剥削带有某些资本主义性质 |
| C.存在雇佣劳动 | D.完全维持旧的封建生产关系 |
19世纪60、70年代,中国人长期信奉的“天圆地方”的地理观被彻底否定,人们终于认识到地圆学说的正确性。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 )
| A.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 | B.“天朝上国”观念的破灭 |
| C.洋务运动的推动 | D.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