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清政府预备从各省调兵共二十五万增援东南沿海,其执行情况举例如下表
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A.清朝军事动员体制落后 | B.清朝全民动员抗击英军 |
C.清朝政治腐朽军备废驰 | D.清军装备落后训练不足 |
目前,全球已建成26所孔子学院,分布已远远超出历史上儒家思想影响较大的东亚而到达了美国、瑞典、德国等西方国家。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说,“孔子已不仅仅是中国的了,他属于整个世界”。但是儒家思想在“西学东渐”中历经沉浮,康有为“尊孔”,陈独秀“排孔”,两人看似相反的行为,相同目的却是:
A.借“尊孔”或“排孔”的舆论力量来发动民众 |
B.否定守旧势力的理论基础 |
C.借此否定守旧思想以推动社会变革实现各自的政治主张 |
D.为实现各自的政治主张提供理论依据并借此掀起思想启蒙运动 |
康有为说“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托之先王,既不惊人,又可避祸。”这句话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康有为认为改制代表平民利益 | B.康有为认为改制是惊人的大事 |
C.托古改制最稳妥,不担风险 | D.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 |
下图是一幅漫画作品《如此“修墙”》,一位清朝官员用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西方先进技术”)粘在墙上。下列表述内容与该漫画的讽喻意义一致的是:
A.“以忠信为甲胄,以礼义为干橹” |
B.“然欲自强必先理财” |
C.“遗其体而求其用” |
D.“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 |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据此理解,“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 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 D.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口号 |
2005年美国、埃及科学家联合对金字塔进行大规模考古揭秘,同时向全球电视直播,引起观众的强烈反响。这反映出电视艺术:
①对艺术品的“真实”复制和“原貌”展示,使艺术品走下圣殿
②普通人有了欣赏艺术珍品的机会
③普通大众与艺术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扩大了视野
④艺术借助电视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最广泛意义上的传播
A.①②③④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