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宣怀,洋务派代表人物,被誉为“中国商父”。李鸿章曾形容其为“一手官印,一手算盘,亦官亦商,左右逢源”。然而,有学者却认为盛宣怀这类天才型官商的出现是中国商业进步的一个悲剧。对他这样说的原因理解最准确的是
A.洋务运动只学西方“器物”,必然会失败 |
B.其倡导的官督商办的模式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C.官商逻辑使洋务企业过度依赖垄断权力,难以适应时代发展潮流 |
D.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洋务企业必然会受外国资本主义控制 |
山水画是中国画的精粹,它往往以名山大川、田野村居、城市园林、楼观舟桥、历史名胜为题材。下列关于其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常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绘内容 |
B.画面普遍气势雄壮、意境深远 |
C.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 |
D.注重对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 |
《汉书·艺文志》:“是时始建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对以上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
①隶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出现的 ②隶书的发明与抄录公文狱事有关
③隶书便于书写 ④隶书是由甲骨文直接演化发展而来
A.②③ | B.③ | C.① | D.①④ |
唐穆宗长庆四年,诗人元稹为白居易的《长庆集》作序中有“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至于缮写模勒,烨卖于市井”。“模勒”就是模刻,“烨卖”就是叫卖。这一诗句说明( )。
A.当时的上层知识分子白居易的诗的传播,除了手抄本之外,已有印本 |
B.雕版印刷的印品,可能开始只在民间流行,并有一个早于手抄本单行的时期 |
C.当时采用了胶泥制字,一个字为一个印,用火烧硬,使之成为陶质的方法大量印刷 |
D.印章、拓印、印染技术三者相互启发,相互融合,再加上我国人民的经验和智慧,雕版印刷技术就应运而生 |
《从历史上看不发达的问题》一书说道:“欧洲在技术方面确实曾大大得益于其他地方特别是中国,如果没有中国的科学,工业革命是不可能发生的。”12世纪以后,向外传播而使后来欧洲得益于中国的科技成就主要有( )。
①火药 ②造纸术 ③指南针 ④活字印刷术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由中国传入欧洲,并由欧洲“发现世界”进而产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的科技成就是( )。
A.司南 | B.造纸术 | C.印刷术 | D.火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