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51.2gCu完全溶于适量浓硝酸中,收集到氮的氧化物(含NO、N2O4、NO2)的混合物共0.8mol,这些气体恰好能被500ml 2mol/LNaOH溶液完全吸收,生成含NaNO3和NaNO2的盐溶液,其中NaNO2的物质的量为
(已知NO+NO2+2NaOH===2NaNO2+H2O,2NO2+2NaOH===NaNO3+NaNO2+H2O)
| A.0.8mol | B.0.6mol | C.0.2mol | D.1.0mol |
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CuSO4溶液时,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0.1 mol Cu2(OH)2CO3后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不考虑二氧化碳的溶解)。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A.0.4 mol | B.0.5 mol | C.0.6 mol | D.0.8 mol |
可逆反应①
、②
分别在密闭容器的两个反应室中进行,反应室之间有无摩擦、可滑动的密闭隔板。反应开始和达到平衡状态时有关物理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反应①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
| B.达平衡(I)时体系的压强与反应开始时体系的压强之比为14:15 |
| C.达平衡(I)时X的转化率为5/11 |
| D.在平衡(I)和平衡(II)中的M的体积分数相同 |
某校化学探究小组成员讨论下列Ⅰ、Ⅱ、Ⅲ、Ⅳ四种仪器装置的气体制备与性质实验的用法,其中不合理的是
| A.装置Ⅰ:可以用来验证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 |
| B.装置Ⅱ:橡皮管的作用是使水顺利流下 |
| C.装置Ⅲ:不能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
| D.装置Ⅳ:先从①口进气收集满二氧化碳,再从②口进气,可收集NO气体 |
下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变化的是
向恒温、恒容(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X和一定量的Y,发生反应:2X(g) +Y(g)
2Z(g) ΔH =" -" Q(Q =197.74kJ/mol),4min后达到平衡,这时c(X) =0.2 mol·L-1,且X与Y的转化率相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达到平衡时,再充入1molX,该反应的Q变大 |
| B.用Z表示4min内的反应速率为0.2mol/(L·min) |
| C.再向容器中充入1molZ,达到新平衡,v(X) ∶v(Y) =2∶1 |
| D.该反应在高温下不一定能自发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