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省区轮廓图关于图中山脉(粗实线表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的山脉是大兴安岭 |
B.乙图中的山脉是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 |
C.丙图中的山脉既是省区界线,也是高原和盆地的界线 |
D.丁图中的山脉被长江深切成峡谷,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
中国科学院在河南封丘、山东禹城以及河北南皮三个中、低产试验区,适当投入资金、采取合理的农业技术措施、贯彻正确的农业政策,使粮食每公顷产量从1964年以前的750-1500千克提高到近年来的6000-10500千克。通过上述材料可以知道,为了保持农林牧及水产各业的稳步增长,必须: ()
A.减少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增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
B.坚持走科教兴农的道路,提高农业生产力 |
C.因地制宜地调整农业结构,推动各部门协调发展 |
D.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大力发展经济作物 |
下列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正确的是 ( )
A.在陡坡上开垦梯田 |
B.农村新住宅,尽可能选择荒坡地 |
C.为了提高草场利用率,尽可能增加放牲畜数量 |
D.洞庭湖大面积围湖造田 |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主要原因是( )
A.支流多 | B.流域广 |
C.无湖泊调节洪水 | D.河道特别弯曲 |
分析“我国部分自然资源在世界上的位次表”,完成下列题:
耕地面积 |
年产矿石 |
森林面积 |
水资源总量 |
|
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 |
第4位 |
第3位 |
第6位 |
第6位 |
人均量在世界上的位次 |
第67位 |
第80位 |
第121位 |
第88位 |
我国部分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量在世界上的位次有显著的区别,产生这种区别的原因主要是()
A.我国的自然资源十分贫乏 |
B.我国的人口众多 |
C.我国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
D.我国人口的总量与自然资源的总量十分吻合 |
为了缩小这种位次差异,应采取的积极措施是( )
A.大量进口这些资源的数量,以提高人均量 |
B.加大这些资源开采的力度,大幅度提高资源开采的总量 |
C.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
D.顺其自然,这种差距会自然缩小 |
下列自然景观与其相应地形区的组合中,正确的是( )
A.“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横断山区 |
B.“远看是山,近看是川——内蒙古高原 |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云贵高原 |
D.“石芽、石林、峰林、溶洞等喀斯特地形分布广泛”——青藏高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