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甲、乙表示真核生物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某两个阶段的示意图,图丙为图乙中部分片段的放大示意图。对此分析合理的是
A.图甲所示过程主要发生于细胞核内,图乙所示过程主要发生于细胞质内 |
B.图中催化图甲、乙所示两过程的酶1、酶2和酶3是相同的 |
C.图丙中a链为模板链,b链为转录出的子链 |
D.图丙中含有两种单糖、五种碱基、五种核苷酸 |
一个随机交配的足够大的种群中,某一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表现型的频率是0.36,则
A.该种群繁殖一代后杂合子Aa的频率是0.32 |
B.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大于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 |
C.若该种群基因库中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说明一定会形成新物种 |
D.若该种群中A基因频率为0.4,A所控制性状的个体在种群中占到40% |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A.基因突变的方向和环境之间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 |
B.自然选择的实质是选择种群的有利基因,不决定新基因的产生 |
C.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
D.共同进化指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进化,不包括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可遗传的变异来源是
A.基因重组 | B.基因突变 | C.染色体变异 | D.ABC都有可能 |
下面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亲代的突变基因一定能传递给子代 |
B.子代获得突变基因一定能改变性状 |
C.突变基因一定由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诱发 |
D.突变基因一定有基因结构上的改变 |
下图是某DNA片段的碱基序列,该片段所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为“…甲硫氨
酸-精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缬氨酸…”(甲硫氨酸的密码子是
AUG,谷氨酸的密码子是GAA、GAG)。则该DNA片段
A.含有两个游离态的磷酸,5种碱基
B.转录的模板是甲链,其中的碱基序列代表遗传信息
C.该DNA片段转录的mRNA片段中共有18个核糖核苷酸
D.箭头所指碱基对被
替换,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