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种动物性染色体结构简图,要判断某伴性遗传基因位于片段Ⅰ上还是片段Ⅱ-2。现用一只隐性雌性个体与一只显性雄性个体杂交,不考虑突变。下列根据子代的性状表现对该基因的位置判断,说法正确的是
A.若后代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则该基因位于片段Ⅱ-2上 |
B.若后代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则该基因位于片段Ⅰ上 |
C.若后代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则该基因位于片段Ⅱ-2上 |
D.若后代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则该基因位于片段Ⅰ上 |
下列关于建构模型或科学研究方法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摩尔根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
B.孟德尔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发现遗传定律时,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 |
C.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建构了物理模型 |
D.生态学家高斯在研究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时,建构了数学模型 |
在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DNA→RNA→氨基酸 |
B.内质网膜→囊泡膜→高尔基体膜 |
C.性激素→下丘脑,性激素→垂体 |
D.生长素→果实发育,生长素→发芽 |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态 |
B.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意味着新物种的产生 |
C.种群内个体之间的差异越大,种群越容易遭环境的淘汰 |
D.生物进化的方向取决于生物变异的方向 |
据图所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图表明,种群中具有抗药基因的害虫的比例,B点比A点高 |
B.若用限制性内切酶处理乙图中的结构,则碱基对间的氢键断裂 |
C.丙图表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与呼吸作用放出的CO2的量均随温度的上升而上升 |
D.丁图可以表示人体经抗原刺激后,体内抗体量随时间的变化 |
下图是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减数分裂某时期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动物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时为4条 |
B.基因A在1上,则在3的相同位置可能是基因A |
C.该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若1为Y染色体,则2为X染色体 |
D.该细胞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