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
①S型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菌→注射入小鼠
②R型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菌→注射入小鼠
③R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④S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以上4个实验中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

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
B.存活、死亡、存活、死亡
C.存活、死亡、存活、存活
D.死亡、死亡、存活、存活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细胞结构及其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维生素D和胆固醇属于脂质,可以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
B.脂肪分子中氢含量比糖类多,氧化分解产生能量多,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C.口腔上皮细胞中的核仁会出现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
D.溶酶体内的水解酶少量泄露到细胞质基质中不会引起细胞损伤,可能的原因是这些水解酶在pH较高的细胞质基质中活性降低

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有()
①柳树的叶肉细胞中,存在核酸的结构有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和细胞质基质②硝化细菌、霉菌、颤藻和SARS等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 ③变形虫和草履虫的细胞膜的基本组成成分是相同的④人体同一器官的不同细胞,其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都相同⑤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具有相同的生物膜系统,都有利于细胞代谢的进行⑥真核生物进行有丝分裂或无丝分裂,原核生物只进行无丝分裂⑦膜的组成成分可以从内质网膜转移到高尔基体膜,再转移到细胞膜

A.1项  B.3项  C.4项  D.5项

下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漏斗内外起始液面一致,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h。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漏斗内外溶液浓度之间的关系是S1>S2,图中的半透膜模拟成熟植物细胞中的原生质层
B.原生质层和半透膜在物质透过功能上的差异是:原生质层能主动转运有关物质,而半透膜不能
C.若将S1和S2换成两种与以上蔗糖质量浓度相同的葡萄糖溶液,则△h不变
D.最能体现两种膜在功能上差异的实验设计是设计对照性实验

分裂期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一种促进染色质凝集为染色体的物质。将某种动物的有丝分裂期细胞与其G1期细胞融合后,最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A.来自G1期细胞的染色质可以复制
B.融合细胞DNA含量是G1期细胞的2倍
C.来自G1期细胞的染色质开始凝集
D.融合后两细胞仍按各自的细胞周期运转

人体在剧烈运动时,肌肉处于暂时相对缺氧状态,葡萄糖的消耗量剧增,但产生的ATP没有明显增加。这是因为()

A.机体产热增加,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
B.葡萄糖分解不彻底,能量没有完全释放出来
C.ATP合成酶量减少,无法大量合成ATP
D.机体代谢加快,大量能量随汗水流失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