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多肽分子式是C19HxOyN4S2,已知该多肽是由下列氨基酸中的几种作为原料合成的:苯丙氨酸(C9H11O2N)、天冬氨酸(C4H7O4N)、丙氨酸(C3H7O2N)、亮氨酸(C6H13O2N)、半胱氨酸(C3H7O2NS).下列有关该多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多肽水解后能产生3种氨基酸 |
B.该多肽是四肽化合物 |
C.该多肽中H原子数和O原子数分别是32和5 |
D.该多肽形成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54 |
将某种大小相同的绿色植物叶片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 h,测其重量变化,立即光照1 h,再测其重量变化。结果如下表:
组别 |
1 |
2 |
3 |
4 |
温度(℃) |
25 |
27 |
29 |
31 |
暗处理后质量变化(mg) |
-1 |
-2 |
-3 |
-1 |
光照后与暗处理前质量变化(mg) |
+3 |
+3 |
+3 |
+1 |
分析表中数据可判定( )
A.光照的1 h时间内,第4组合成葡萄糖总量为2 mg
B.光照的1 h时间内,第1、2、3组释放的氧气量相等
C.光照的1 h时间内,四组光合作用强度均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D.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是29 ℃
图甲表示水稻的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总量的变化。图乙表示蓝藻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乙
A.图甲中,光照强度为b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
B.图甲中,光照强度为d时,单位时间内细胞从周围吸收2个单位的CO2 |
C.图乙中,当光照强度为X时,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
D.图乙中,限制a、b、c点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 |
某植物光合作用的适宜温度为20~30 ℃。研究人员为了筛选耐高温的优良品种,利用同一植株的茎尖细胞通过组织培养获得了HA、HB、HC三个品系。如表所示为不同温度对各品系光合速率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 品系 |
20 |
30 |
35 |
HA |
20.32 |
18.32 |
17.36 |
HB |
13.78 |
15.56 |
16.77 |
HC |
8.32 |
9.36 |
9.07 |
A.在适宜温度条件下,HA品系的光合速率最高
B.实验条件下,耐高温性较好的是HB品系
C.30 ℃与20 ℃相比,三个品系的光合速率均有提高
D.20 ℃时,不同品系光合速率产生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发生了突变
为研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某生物小组制作了如图a~f所示的装置,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
A.若a装置液滴不移动,b装置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仅进行无氧呼吸 |
B.若a装置液滴左移,b装置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仅进行有氧呼吸 |
C.连接e→c→d,给装置通空气,d中石灰水变混浊,可验证酵母菌进行了有氧呼吸 |
D.f放置一段时间后,连接f→d,d中石灰水变混浊,可验证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 |
离体叶绿体在光照下进行稳定的光合作用时,如果突然中断CO2的供应,下列关于一段时间内叶绿体中ATP与O2的相对含量变化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