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两电荷量分别为Q(Q>0)和-Q的点电荷对称地放置在x轴上原点O的两侧,a点位于x轴上O点与点电荷Q之间,b位于y轴O点上方。取无穷远处的电势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点的电势为零,电场强度也为零 |
B.正的试探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零,所受电场力方向向右 |
C.将正的试探电荷从O点移到a点,必须克服电场力做功 |
D.将同一正的试探电荷先后从O、b点移到a点,后者电势能的变化较大 |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个小球A、B,带有等量异种电荷,通过绝缘轻弹簧连接,置于绝缘光滑的水平面上.当突然加一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后,两小球A、B将由静止开始运动,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对两个小球和弹簧组成的系统(设整个过程中不考虑电荷间库仑力的作用且弹簧不超过弹性限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系统机械能不断增加,AB带电小球的电势能不断减小
B.系统动能先增加后减小,弹簧的弹性势能不断增大
C.当弹簧长度达到最大值时,系统机械能最小
D.当小球所受电场力与弹簧的弹力相等时,系统动能最大
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由月球车(如图甲)和着陆器组成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飞行约18min后,嫦娥三号进入如图乙所示的地月转移轨道AB,A为入口点,B为出口点。嫦娥三号在B点经过近月制动,进入距离月面100公里的环月圆轨道,然后择机在月球虹湾地区实现软着陆,展开月面巡视勘察。已知月球和地球的质量之比约为,图乙中环月圆轨道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约为
,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7.9k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嫦娥三号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前,在近地圆轨道运行的速度大于7.9km/s |
B.嫦娥三号在图乙中环月圆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约为1.8km/s |
C.携带月球车的着陆器在月球上着陆过程中一定处于失重状态 |
D.同一单摆,放在月球上的单摆周期小于放在地球上的单摆周期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与机械波的产生机理不一样,所以![]() |
B.回旋加速器利用了电磁感应原理 |
C.爱因斯坦提出了系统的电磁理论 |
D.γ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 |
氢原子光谱在可见光部分只有四条谱线,它们分别是从n为3、4、5、6的能级直接向n=2能级跃迁时产生的.四条谱线中,一条红色、一条蓝色、两条紫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选对1个给2分,选对2个给4分,选对3个给5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红色光谱是氢原子从n=3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产生的 |
B.蓝色光谱是氢原子从n=6能级或n=5能级直接向n=2能级跃迁时产生的 |
C.若氢原子从n=6能级直接向n=1能级跃迁,则能够产生红外线 |
D.若氢原子从n=6能级直接向n=3能级跃迁时所产生的辐射不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氢原子从n=6能级直接向n=2能级跃迁时所产生的辐射将可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
E.若氢原子从n=3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所产生的辐射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氢原子从n=6能级直接向n=2能级跃迁时所产生的辐射一定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一个半径为R、质量分布均匀的玻璃球.频率为γ的细光束在空中沿直线BC 传播,于C 点经折射进入玻璃球,并在玻璃球表面的D点又经折射进入真空中,已知∠COD=120°,玻璃球对该激光的折射率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设c为真空中的光速)(选对1个给2分,选对2个给4分,选对3个给5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激光束的入射角a =60°、 |
B.改变入射角α的大小,细激光束可能在玻璃球的内表面发生全反射 |
C.光子在射入玻璃球后,光的频率变小 |
D.此激光束在玻璃中的波长为![]() ![]() |
E.从C点射入玻璃球的激光束,在玻璃球中不经反射传播的最长时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