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日照卷)】“百折不挠”、“水滴石穿”、“锲而不舍”,这些成语启示我们,成就一番事业需要( )
A.培养自信的品质 | B.陶冶高尚的情操 |
C.磨砺坚强的意志 | D.学会自我疏导、自我排解 |
观察右边漫画《毒饮料》,一些不法分子为了拉拢更多的毒友,将“新毒”重新包装、混搭,摇身一变,令不少懵懂青少年上当成瘾。这是在呼吁
A.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的情况非常严重 |
B.青少年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上当受骗的现象很普遍 |
C.青少年应该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拒绝抵制一切诱惑 |
D.社会环境复杂,国家政府应加大执法力度,切实保护青少年的权益 |
《中国青年报》披露,北方某大城市的一项专题调查表明,在校学生中50%有过被校内外不法分子敲诈、勒索、抢劫、搜身、欺侮及其他滋扰的经历。这些学生遇到侵害时感到气愤,但惊慌失措,紧张害怕,自认倒霉,很少报案或告诉家长、老师。假如你遇到类似情况,当你的人身权利受到侵害时,应该
①忍气吞声、自认倒霉
②勇敢的冲上去与这些不法分子进行搏斗
③力求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巧妙地或者借助社会力量将不法分子抓获
④善于同违法犯罪做斗争,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A.①② | B.①④ | C.③④ | D.②③ |
朱某因无法忍受李某不断用手机给自己发送侮辱性短信,将李某告上法庭。法院作出判决,要求李某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对这一案例,认识正确的是
A.发送短信会造成社会危害,是犯法行为 |
B.李某的行为属于严重违法行为,是一种犯罪 |
C.非诉讼手段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 |
D.诉讼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手段 |
下列行为中,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是
A.由于家庭贫困,某家长强迫其上初二的孩子中止学业,外出打工 |
B.某中学明文规定不允许学生出入游戏厅、歌舞厅、酒吧等场所 |
C.国家有关部门查处并销毁毒害青少年的淫秽光盘 |
D.某学生违反纪律,班主任老师对其进行严肃地批评教育 |
某市公安局破获系列盗窃大案,案犯均为某初中在校学生。据查,这些人吃讲阔气,穿讲名牌,经常旷课,出入网吧、舞厅。这一案例表明
①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
②这些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好
③青少年应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④学生是破案的首要怀疑对象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