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聊城卷)】吉林的王丹获评2015年度“最美孝心少年”。和妈妈相依为命的她,偷着打工、捡废品,帮妈妈分担家务。在她眼中,“有妈妈的地方就有最美的风景”。在学校里,她从来不提家里的事情。同学们只知道她家里生活困难,其实,王丹的肩膀承受着的,远不是贫困那么简单,王丹的事迹启示我们(  )
①少年需自立,人生当自强
②孝敬是本分
③做人要自尊
④责任敢担当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祖国大家庭中,各民族人民虽然在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上有所不同,但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华民族。绝大多数人都用汉语、汉字,讲盘古开天地的神话,过清明、中秋、春节等节日。这说明

A.汉语使用广泛
B.我国宗教信仰自由
C.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经几千年的民族迁徙、融合,逐渐形成今天中国的民族面貌。
D.我国各民族都爱讲神话故事

台湾教授高震东在演讲中说到:“不到国外不知道‘祖国’的重要,一个没有国家的或一个国势很弱的人,实在是太可怜了,太可悲了。”这句话表明了
①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是息息相关的
②作为我们今天的中国人应该自强、自爱,要爱自己的祖国
③国家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④没有祖国的兴旺发达,就没有个人的美好生活。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思想品德课上,老师播放了以下新闻:2014年5月22日新疆乌鲁木齐发生严重暴力恐怖事件,已致39名无辜群众遇难,94人受伤。看完新闻,小华提出:“让团结最有力,成为反恐最强音!”这一倡议要求我们
①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②积极建设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新型民族关系;
③坚决同一切分裂国家的行为作斗争
④各民族同学互相关心、团结友爱。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08年12月16日,教育部发布《学校民族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全国中小学设置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并列入考试范围。对于采取这一措施的意义认识不正确的是

A.让青少年认识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B.让青少年学会尊重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文字
C.让青少年知道我国汉族人口多,要以汉族同胞意见为主
D.让青少年认识到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内地创办西藏中学和西藏班、新疆班,利用发达地区优厚的师资、教学设备等资源,支援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同时直接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人才。这一事实说明:

A.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B.我国各民族之间是一种平等、团结、互助的关系
C.少数民族的受教育权受国家特殊保护
D.我国公民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