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用的蛋白质测试方法“凯氏定氮法”是通过测出含氮量来估算蛋白质含量,共含氮量一般不超过30%,而三聚氰胺的含氮量为66%左右,因此三聚氰胺也被人称“蛋白精”。人和动物长期摄入三聚氰胺会造成生殖泌尿系统的损害、膀胱肾部结石,最终导致肾衰竭而死亡。以鼠为实验材料,请你设计实验,验证三聚氰胺对小鼠的危害性。
(1)实验步骤:
步骤1:选取生长状况相同的小鼠若干只, 。
步骤2:设置对照实验:甲组小鼠 ,乙组小鼠 ,作为对照。
步骤3: 。
步骤4:每天检测小鼠的健康状况,统计各组小鼠死亡的数目。
(2)实验结果预测: 。
(3)实验结论: 。
下面图一为人体手背皮肤接受一定刺激后引起肱二头肌发生收缩而产生屈肘动作的神经传导路径示意图。图二为图一中F结构放大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调节的作用途径是,它包括A、B 、C神经中枢、D 、E。
(2) F处的结构名称是,儿童生活在有益而丰富刺激的环境中该结构的数目会 。在F处发生的信号转变是,其兴奋的传递方向只能是,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 ] 释放,然后作用于[ ]([ ]内填图二中的数字)。
(3) 兴奋沿着神经纤维传导时,神经纤维细胞膜内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
(相同、相反)。
(4)某患者体内产生一种抗体,这种抗体可与神经递质的受体结合并使其失活,导致患者肌肉萎缩。这种疾病从免疫调节看属于病。
关于植物向光性原因的研究由来已久,请根据下列事实回答有关问题:
(1)20世纪20年代就有科学家认为,生长素(IAA)在向光和背光两侧分布不均是造成向光性的原因。那么,这种分布不均,是由于单侧光破坏了向光侧的IAA造成的,还是IAA在向光和背光两侧重新分配造成的呢?有人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在A、B、C、D四个实验中,______________可以用来说明单侧光并不会破坏向光侧的IAA;______________可以用来说明单侧光引起IAA的侧向再分配。由此可以形成推论:植物向光性的产生是由于。
(2)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科学家在研究植物向光性的问题上又获得了新的进展。他们用更精密的方法测定了几种植物向光性器官的向光一侧和背光一侧IAA的含量,其结果如下表所示:
几种植物向光性器官的IAA分布 |
||
植物 |
IAA分布(%) |
|
向光侧 |
背光侧 |
|
A |
50.0 |
50.0 |
B |
50.2 |
49.8 |
C |
50.1 |
49.9 |
D |
49.5 |
50.5 |
同时,他们还发现这几种植物向光性器官向光一侧的“某些物质”浓度明显高于背光一侧。根据上述两个事实推测,就这几种植物而言,其向光性是由于向光一侧的“某些物质”具有_____________的作用而造成的,由此可以得出新的推论:植物向光性的产生还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对燕麦胚芽鞘做如下图所示处理:
①放在暗盒里;②在胚芽鞘尖端的下部用锡箔遮住;③在尖端横向插入云母片;④在尖端横向插入琼脂片;⑤切去胚芽鞘尖端;⑥切去胚芽鞘尖端,但在切口上放一含有一定浓度长素的琼脂小块;⑦切去尖端,在切口上放一含有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在暗盒里;⑧切去胚芽鞘尖端,放在暗盒里。都用单侧光照射。
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有单侧光照射时,仍直立生长的有________________。
(2)如把④放在匀速转盘上,给予右侧光照,它的生长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
(3)向光弯曲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以上实验说明,植物的茎具有________,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过程回答:
(1)甲图中,供应块是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接受块是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实验结果,胚芽鞘C发生的现象___________。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
(2)乙图中胚芽鞘D不能发生C的现象,这说明______ _____。
(3)上述实验说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向是_______________。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
如图表示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请据图回答:
(1)促进茎生长的生长素最适浓度是mol/L。
(2)A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芽、根生长的效应依次是、。
(3)B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
(4)从图中分析,根、芽、茎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性有差异,三者敏感程度依次增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