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选做题 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专题)回答下列与玉米秸杆的处理有关的问题。
(1)秸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牛一般没有分解其的酶,但其胃内有一种微生物可以帮助其分解,这种微生物与牛的种间关系为 尿素并不是牛马的必须营养,过多甚至对其有害,但有经验的农民常在其草料内喷少量尿素,据此题的信息你认为尿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秸杆粉碎后可以用来作为蘑菇的培养基质。对培养基和接种针进行灭菌处理,常用的方法分别是 , 。
(3)青贮加工技术。将成熟期玉米秸秆切碎、收集或人工收获后,将其铡碎装贮于窖、缸、塔、池及塑料袋中压实密封储藏。秸杆处理后,气味微酸(乳酸菌生活的产物)芳香。上述“压实密封”的目的是:人为造就一个 环境,利于乳酸菌的 。用经这样处理后的秸杆饲喂牲畜的好处是: 。
(4)下面是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验流程图。
步骤(三)中稀释的目的是: ,步骤(四)中鉴别培养基中常加 从而使其呈现均匀的红色,步骤(四)中应挑选产生 的菌落即为所需菌落。
A、下图表示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请观察后据图回答:
(1) 促进芽生长的生长素最适浓度是M,生长素的这一浓度对根生长的效应是 ______。对茎而言,B点生长素浓度所对应的生长效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可知,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不同,灵敏度由高到低依次是。
(3)纵观三条曲线可见,生长素对同一植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单独看一条曲线表明生长素具有 __的特点。
(4)右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芽生长的影响。当
植物表现出顶端优势时,顶芽和最靠近顶芽的侧芽所
含生长素的浓度依次分别为()
A.a和b B.b和a C.b和c D.c和b
B、实验设计题:请根据所提供的材料用具补充实验以验证玉米幼苗胚芽鞘的感光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
(1)实验目的:验证玉米幼苗胚芽鞘的感光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
(2)材料用具:一个单侧有小孔的空纸盒,6株2cm高的生长健壮的玉
米幼苗、黑纸一张,60W的台灯一盏。
(3)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6株幼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将甲组幼苗的________分别用黑纸帽套上,乙组幼苗分别用黑纸环套在________________。将所有幼苗放在一个单侧有小孔的空纸盒里 ,孔外放置____________,培养一段时间。
第三步:观察幼苗的__________________。
(4)结果预测:甲组幼苗________________,乙组幼苗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有甲、乙、丙三种方式,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若甲模式中,靶腺为肾上腺皮质,则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下丘脑分泌________________激素到达垂体,调节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进而影响和调节肾上腺皮质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头部创伤导致图中乙模式的分泌激素消失,人患尿崩症,出现明显的多尿现象,说明此分泌激素是 ___。
(3)血糖升高,一方面可以直接刺激 ___,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丙模式调节分泌量,兴奋在A处传递的传递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胰岛素有拮抗作用的激素是。
(4)在寒冷的环境中,能通过丙方式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其反射弧是:____________________→传入神经→→传出神经→甲状腺
![]() |
B、下图(I)和(II)为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的两种类型,请据图回答:
(1)Ⅰ是________免疫,c代表_________细胞,Ⅱ是________免疫,d代表_____细胞,过敏反应与上图中的(填标号)反应类型直接有关。
(2)在病毒感染人体过程中,则往往是先通过_______________过程的作用用来阻止病毒通过血液循环而播散,再通过______________过程的作用来消灭。
(3)图(I)免疫类型中c细胞对a细胞的作用是。
下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填标号)。而当个体营养不良时,会出现水肿的现象,原因是血浆蛋白减少导致 _______(填标号)增多。
(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以氧气为例,氧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 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经过层膜才能被组织细胞①利用,氧气主要参与有氧呼吸的第______阶段。
(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②与③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
(4)如果图中①细胞为B淋巴细胞,则合成抗体的细胞器是, B淋巴细胞参与人体特异性免疫中的免疫。
(5)画图表示出②③④彼此间物质交换的关系(用箭头辅助)。
某生物小组在探究酵母菌的呼吸作用中的条件和方式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组实验。四组装置中均放入等量的干酵母(内有活酵母菌),其中A、B、C为密封装置,D开放装置。四组实验均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进行。放置一段进间后,分别测定瓶中物质的变化来确定酵母菌呼吸作用的方式。
分析上述实验,请回答问题:
(1)上述四组实验中,能产生洒精的是组实验(填图中的字母),其呼吸方式为。A组实验不能产生洒精的原因是缺少
。
(2)D组实验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为,葡萄糖最终分解为和,并释放大量能量,合成ATP。
(3)若将D组实验分别置于10℃的低温条件和25℃的常温条件下,哪一温度条件下葡萄糖分解更快?,理由是
在“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实验中,对实验的处理如下表所示。
试管组别 |
实验处理 |
||
加入3%H2O2(mL) |
温度 |
加入试剂 |
|
试管1 |
2 |
常温 |
/ |
试管2 |
2 |
90℃ |
/ |
试管3 |
2 |
常温 |
2滴3.5%FeCl3 |
试管4 |
2 |
常温 |
2滴20%肝脏研磨液 |
(1)在上表的实验处理中,研究了哪些自变量?。
(2)若要研究生物催化剂与无机催化剂的差别,可选用的实验组合是。
(3)若试管1、试管3和试管4组成对照实验,能说明的问题是。
(4)除了上述的对照实验,请再找出一组对照实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