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95%酒精中加入无水Na2CO3后可提高叶绿体色素的溶解度 |
| B.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在划出一条滤液细线后紧接着重复划线2-3次 |
| C.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中是否产生CO2,可判断其呼吸方式 |
| D.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用要利用盐酸解离根尖,同时盐酸也为龙胆紫染色创造了所需的酸性环境 |
如图代表肌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饮食过咸,则Y中渗透压会升高 |
| B.X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Z进入Y |
| C.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可能导致X的pH降低 |
| D.X、Y、Z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于神经调节 |
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 A.寒冷时出现寒颤 |
| B.从平原到高原,有的人出现肺水肿症状 |
| C.接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 |
| D.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 |
下列现象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范畴的是()
| A.通过肝脏可增加或减少血糖含量 |
| B.通过肺可按一定速率呼出CO2和吸入O2 |
| C.肾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 |
| D.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 |
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成分(mmol/L) |
Na+ |
K+ |
Ca2+ |
Mg2+ |
Cl- |
有机酸 |
蛋白质 |
|
| ① |
② |
142 |
5.0 |
2.5 |
1.5 |
103.3 |
6.0 |
16.0 |
| ③ |
147 |
4.0 |
1.25 |
1.0 |
114.0 |
7.5 |
1.0 |
|
| ④ |
10 |
140 |
2.5 |
10.35 |
25 |
- |
47 |
A.②属于血浆,其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血浆无机盐及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B.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
C.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D.①比④量多,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四种器官。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
| B.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进入血液和淋巴 |
| 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 |
| D.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