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取鼠肝脏细胞的线粒体为实验材料,向盛有线粒体的试管中注入丙酮酸时,测得氧的消耗量较大;当注入葡萄糖时,测得氧的消耗量几乎为零;同时注入细胞质基质和葡萄糖时,氧消耗量又较大。对上述实验结果的解释错误的是

A.线粒体内进行的是丙酮酸彻底分解和消耗氧气生成水的过程
B.在线粒体内不能完成葡萄糖的酵解,而能完成丙酮酸的分解过程
C.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是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的,不需要消耗氧气
D.有氧呼吸中,水的参与和生成都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人工湿地的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动物细胞,某一时期细胞内的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分子三者的数量比是1︰2︰2,此时细胞内可能发生着

A.细胞膜向内凹陷 B.着丝点一分为二
C.中心体移向两极 D.DNA正在进行复制

如图所示,将等质量的正在萌发的小麦种子,分别放在内有一杯等体积的NaOH溶液或蒸馏水并用塞子塞紧的两个瓶中,各瓶分别与一个水银流体压力计相连接,由此压力计水银柱升高的高度可以测量出某种气体的变化量。开始时两个水银流体压力计的水银柱a、b高度一致。将装置放在适宜的条件下使种子萌发,过一段时间后,会发现a、b高度是

A.a>b B.a=b C.a≥b D.a<b

如图为酶催化反应效率关系图,A→B代表酶催化效率坐标:0到100%,A→C代表温度坐标:0到70 ℃,C→B代表溶液酸碱度坐标:pH=0.1到pH=14的范围,分析不合理的是

A.JH和HK可以用来体现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在不同酸碱溶液环境下的反应特点
B.KG线段所代表的酶,其最适温度在EF范围内
C.GK和HK所代表的某酶的催化效率差异,其关键影响因素是温度
D.某酶因为温度改变从JH偏移为JG,那么在AE和EC之间各有一个温度取值

葡萄糖穿越细胞膜进入红细胞的运输速度存在一个饱和值,该值的大小取决于

A.细胞内的氧浓度 B.细胞膜外的糖蛋白数量
C.细胞膜上相应载体的数量 D.细胞内外葡萄糖浓度差值

一条肽链的分子式为,其水解产物中只含有下列3种氨基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合成1个分子将产生5个水分子
B.在细胞中合成分子的场所一定是核糖体
C.1个分子完全水解后可以产生3个谷氨酸
D.1个分子中存在1个游离的氨基和3个游离的羧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