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l表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部分结构中的某些生命活动过程,①﹣⑦代表各种物质,甲、乙代表两种细胞器。图2表示该植物叶片CO2释放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S代表有机物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甲、乙两种细胞器的膜面积都很大,其中甲增加膜面积主要是通过    ,乙增加膜面积主要是通过         
(2)若该绿色植物长时间处于黑暗状态中,则图1中“⑥→⑤→⑥”的循环能否进行?      ,原因是         
(3)若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图2为CO2浓度一定,环境温度为25℃时不同光照条件下测得的该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
①图2中的A点时,图1中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有       ;当光照强度处于图2中B﹣D间,光合作用有机物的净积累量为              (用图中符号表示),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的量为             (用图中符号表示)。
②当光照强度处于图2中的D点时,图1中“物质⑦”的去向是扩散到乙和       ,D点以后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继续上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③请在图2中用虚线绘出环境温度为30℃时,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
(要求在曲线上标明与图中A、B、C三点对应的a、b、c三个点的位置)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人工湿地的作用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甲表示某种病毒先后两次感染人体后人体内抗体产生、病毒增殖与疾病程度之间的曲线变化图。请根据图回答

(1)在a、b、c中,表示抗体产生的曲线是。从曲线变化看,再次感染时体内产生抗体的水平明显 ,而且出现抗体的时间明显,原因是初次免疫后体内已有
(2)若在初次感染一周前给人体注射过相应的疫苗,请将图乙补充完整,表示注射疫苗再感染病毒后抗体的产生与病毒增殖关系的曲线图。

下图表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图中A是,⑦表示的结构名称是
(2)若图中的激素是甲状腺激素,当含量增多时,图中的(填序号)将减少,这是一种 机制。
(3)人体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是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下图是内环境及其稳态的概念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完成方框中的数字表示的内容
          
          
          
          
          
          
(2)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必须通过
(3)是人体正常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4)体温、血浆PH和渗透压稳态的调节方式是。若病原体入人体,则必须直接通过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敲除是应用DNA重组原理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通常意义上的基因敲除主要是应用DNA重组原理,用设计好的DNA片段替代动物细胞内的基因片段,从而达到基因敲除的目的。运用基因重组进行基因敲除是构建基因敲除动物模型中最普遍的使用方法,其基本原理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把与靶基因序列同源的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前,应选择一个合适的运载体与之结合,形成的DNA分子称为______,在这个过程中所需的工具酶有______和____。
(2)如果要获得一只含目的基因的小鼠,则选择的受体细胞应该是_____________。
(3)上述途径获得的动物,其后代是否都含目的基因。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质粒为运载体,用同一种限制酶切割质粒和目的基因,在切割后的运载体与目的基因连接时,连接方式有________种。
(5)上述过程实现的重组类似于减数分裂中_________时期的______________现象。

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质粒上有标记基因,如图所示,通过标记基因可推知外源基因插入的位置,插入位置不同,细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也不同。下图表示外源基因的插入位置(插入点有a、b、c)。

Ⅰ.(1)质粒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_。
(2)将细菌放在含有四环素、氨苄青霉素中培养,属于基因工程操作中的_________步骤。
(3)在插入外源基因过程中用到的工具酶有__________。
Ⅱ.设计实验探究外源基因插入的位置。
(1)步骤:
①将导入外源基因的细菌进行培养产生大量细菌。
②分组:将细菌平均分成两组并标号为1,2。
③培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观察并记录结果。
(2)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