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物质或结构中含胸腺嘧啶“T”的是
A.DNA聚合酶 |
B.烟草花叶病毒 |
C.ATP |
D.B淋巴细胞中的线粒体 |
从生命活动的角度理解,人体的结构层次为( )
A.原子、分子、细胞器、细胞 | 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
C.元素、无机物、有机物、细胞 | D.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
将某种植物栽培于玻璃温室内,下图为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定的密闭玻璃温室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情况,则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曲线表示植物积累有机物的区段是bf |
B.g点与a点相比,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升高 |
C.de段CO2浓度下降趋于平缓的原因主要是CO2供应不足 |
D.bcd三点的C3含量满足c>b,c>d |
右下图曲线表示在适宜温度,水分和一定的光照强度下,甲、乙两种植物叶片的CO2净吸收速率与CO2浓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2浓度大于a时,甲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
B.适当增加光照强度,a点将左移 |
C.CO2浓度为b时,甲乙总光合作用强度相等 |
D.甲乙光合作用强度随CO2浓度的增大而不断增强 |
在下列四种结果的成因中,属于植物细胞呼吸强度变化的是( )
A.在白天和夜晚的相同时间内,棉苗的吸水量有差异 |
B.在白天和夜晚的相同时间内,棉苗对![]() |
C.在相同的时间内,棉苗吸收K+的量与吸收![]() |
D.在相同的时间内,棉苗吸收水的量与吸收![]() |
为了探究植物体呼吸强度的变化规律,研究人员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含氧量下,测定了一定大小新鲜菠菜叶片的二氧化碳释放量,其数据如下表所示(表中为相对值)。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研究人员在对数据分析时,发现温度、含氧量分别为10 ℃、1.0% 的条件下测得的数据最可能是错误的 |
B.为了使实验数据真实地反映呼吸作用强度的变化,在实验环境条件上应特别注意的是光照,使实验环境处于光照状态 |
C.表中数据反映出当氧含量从20%上升到40%时,植物的呼吸强度一般保持相对稳定,其原因是受酶或线粒体数量的限制 |
D.就表中数据分析,蔬菜长期贮藏的最佳环境控制条件为温度0 ℃、氧含量为3.0% ,此条件下植物细胞内二氧化碳的产生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