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物种薇甘菊往往用自己的身体织成一张大网,罩住其他植物,被其覆盖的植物或者被绞杀、重压致死,或者因缺少阳光、水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枯萎。而田 野菟丝子的茎缠绕在薇甘菊植株上,茎上即可形成吸器吸收薇甘菊植株中的营养物质。下表为薇甘菊长期入侵某生态系统,随时间推移植物种类数及碳储量变化。据 表分析,正确的是
A.由于薇甘菊是生产者,它的入侵会使该生态系统固定的总能量逐渐增加 |
B.野菟丝子与薇甘菊之间存在寄生关系,可利用田野菟丝子控制薇甘菊危害 |
C.植物群落的丰富度和种群密度均下降,土壤中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也逐渐减弱 |
D.引入田野菟丝子之后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将逐渐降低 |
下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模式图(C为组织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与A端相连接的效应器指的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
B.兴奋在反射弧上传递时,C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
C.刺激D点,在E处测到电位变化,不能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方向的 |
D.把某药物放在C处,刺激E点,D处没电位变化,说明该药物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阻断作用 |
下图是人体内某激素进行调节的示意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由图可知此激素不是促甲状腺激素 |
B.该激素与相应受体结合后形成的复合体,穿过两层膜并作用于核内DNA |
C.该激素不直接参与新陈代谢 |
D.该激素与相应受体结合后形成的复合体能影响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从而影响蛋白质的合成 |
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300C降至50C,呼吸强度、尿量、甲状腺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是
A.增加、增加、增加、不变 | B.减少、减少、增加、不变 |
C.增加、减少、增加、不变 | D.增加、减少、增加、降低 |
下列有关内环境和稳态的表述,正确的有几项?
①皮肤表皮细胞能从空气中直接吸收利用O2,并非必需从组织液中获取②过氧化氢酶、载体、抗体、血浆蛋白不都是内环境的成分③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④人体内环境稳态具体是指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和酸碱度的恒定不变⑤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强时,组织液增加,淋巴增加⑥当血液的化学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生病⑦运动员进行铁人三项赛时,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含量发生变化,说明人体内环境处于不稳定状态⑧神经递质小泡存在于内环境中
A.2项 | B.3项 | C.4项 | D.5项 |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组织液和淋巴通过动态的有机联系,共同构成内环境 |
B.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可以直接相互交换 |
C.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一定发生在内环境中 |
D.内环境中会有神经递质、C02、尿素等物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