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中,蝗虫种群首先迁入且迅速增长,在以后的几个月内,其他动物先后迁入。图甲表示蝗虫种群数量的变化,图乙表示几种生物形成的食物网,图1表示德昌县弃耕地紫茎泽兰入侵区,开展轻度、中度、重度入侵区的群落植物多样性调查的结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其他种群迁人后,改变了生态系统的 结构,抵抗力稳定性 。
(2)蝗虫种群种内斗争最激烈的时间段是 。3个月后,蝗虫种群的增长速率显著下降,从种间关系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
(3)第7个月后蝗虫种群数量骤减,短时间内猫头鹰种群的数量变化为 。
(4)若鸟类从草处直接获得的食物占其食物总量的20%,则鸟类增加10 kg,至少需要草 kg.
(5)若该系统为草原生态系统,适当放牧能 (填增大或减小)草对光能的利用率。
(6)弃耕地群落中物种数目随紫茎泽兰入侵程度的增加而________ _。重度入侵区植物物种数变化较小的原因是_________。调查说明外来物种的入侵能改变群落演替的____ 。
某学校的一个生物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一项实验来验证孟德尔的遗传定律。该小组用碗豆的两对相对性状做实验,选取了黄色圆粒(黄色与圆粒都是显性性状,基因分别用Y、R表示)碗豆与某碗豆作为亲本杂交,F1中黄色∶绿色=3∶1,圆粒∶皱粒=1∶1。请根据实验结果回答有关问题:
(1)请用遗传图解解释为什么F1中出现黄色和绿色种子的比值是3∶1。
(2)让F1中所有的黄色圆粒碗豆自交,如果这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后代中纯合黄色皱粒碗豆占的比例是 。
(3)请你利用亲本中的黄色圆粒碗豆为材料设计实验,验证这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要求:实验设计方案科学、合理、简明)
①种植亲本中的黄色圆粒豌豆,让其 ;
②统计子代 。
③结果及结论: 。
证明这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下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图解,请据图回答
(1)该实验是 (填人名)所做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图解。
(2)在对R型细菌进行培养之前,必须首先进行的工作是 。
(3)依据上面实验的图解,可以作出____________________的假设。
(4)为验证上面的假设,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在该实验中加DNA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上面两步实验,仍不能说明 ,为此设计了右图实验,据此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该实验能够说明 。
如图是甲病(用A、a表示)和乙病(用B、b表示)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其中一种为伴性遗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病是______染色体______遗传病。
(2)5号的基因型是______,7号的基因型是______,8号是纯合子的概率为______,若9号携带乙病致病基因,那么此基因最终来自______号。
(3)若7号与9号个体结婚,生育的子女患甲病的概率为______,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______,两病都患的概率为______。
下图表示某高等生物生活史中,细胞中的染色体相对含量的变化曲线,请回答:
(1)图1~6表示__________分裂,9~10细胞中染色体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
(2)细胞内含有同源染色体的区段是________________(用数字表示)。
(3)染色体的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曲线的_______、 处 (填数字)。
(4)右上图细胞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期,对应处于曲线中的__________段(填数字),如果B代表Y染色体,则形成该细胞的场所是____________。
(5)下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某雌性动物组织切片的显微图像,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①该动物的体细胞中最多有______条染色体;按分裂过程判断,图中标号的先后顺序应该是_________,通常情况下,该动物的基因A和a的分离发生在____________分裂过程中。
②细胞①分裂结束后,形成子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③细胞③正常分裂结束后能产生_________种基因型的细胞,其基因型是__________。
④若图示的动物与基因型为Aabb个体交配,后代只出现一种显现性状的概率是________。
大肠杆菌DNA分子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1表示 ,2表示 ,123结合在一起的结构叫 。
(2)3有 种,中文名称是 。
(3)DNA分子中3和4是通过 连接起来的.
(4)DNA被彻底地氧化分解后,能产生含氮废物的是 (用数字表示)。
(5)已知在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C)/(T+G)=m,另一条互补链中这种比例是 ,这个比列关系在整个DNA分子中是 ,如果在DNA的一条链只(A+T)/(C+G)=n,则另一条互补链中这种比例是 。如果在DNA的一条链中A占15%,互补链中A占25%,则整个DNA分子中A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