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叶草的野生型能够产生氰酸。用两个无法产生氰酸的纯合品系(突变株1和突变株2)及野生型进行杂交实验,得到下表所示结果。据此得出的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杂交 |
F1 |
F1自交得F2 |
突变株1×野生型 |
有氰酸 |
240无氰酸,780有氰酸 |
突变株2×野生型 |
无氰酸 |
1324无氰酸,452有氰酸 |
突变株1×突变株2 |
无氰酸 |
1220无氰酸,280有氰酸 |
A.氰酸生成至少受两对基因控制
B.突变株1是隐性突变纯合子
C.突变株2的突变基因能抑制氰酸合成
D.突变株1×突变株2杂交F2的分离比,显示这两对基因遗传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科研人员为探究某种鲤鱼体色的遗传,做了如下实验:用黑色鲤鱼与红色鲤鱼杂交,F1全为黑鲤,F1自交结果如下表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杂交组 |
F2总数 |
F2性状的分离情况 |
||
黑鲤 |
红鲤 |
黑鲤∶红鲤 |
||
1 |
1699 |
1592 |
107 |
14.88∶1 |
2 |
1546 |
1450 |
96 |
15.10∶1 |
A.鲤鱼体色中的黑色是显性性状
B.鲤鱼的体色由细胞核中的基因控制
C.鲤鱼体色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F1与隐性亲本杂交,后代中黑鲤与红鲤的比例为1∶1
如果已知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1YYRR∶1YYrr∶1YyRR∶1Yyrr∶2YYRr∶2YyRr,并且也知道上述结果是按自由组合定律产生的。那么亲本的基因型是
A.YYRR×YYRr |
B.YYRr×YyRr |
C.YyRr×YyRr |
D.YyRR×YyRr |
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平台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F1产生4个配子,比例为1∶1∶1∶1 |
B.F1产生基因型为YR的卵细胞和基因型为YR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1 |
C.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可以自由组合 |
D.F1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为YR和基因型为yr的比例为1∶1 |
如图表示人体部分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甲的分裂能力最强,分化程度最高 |
B.过程①②中均发生了遗传物质的改变 |
C.T细胞与B细胞内所含的基因不同 |
D.淋巴因子作用于膜受体体现生物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
下图甲表示某精子,乙图中不属于该精子形成过程中的细胞图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