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科学家将离体叶绿体浸泡在pH=4的酸性溶液中不能产生ATP(见图1,指示线分别标志基粒和基质的pH),当叶绿体基质和类囊体均达到pH=4时(见图2),将其转移到pH=8的碱性溶液中(见图3)发现ATP合成。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光可为该实验提供能量,是该实验进行的必要条件
B.该实验中叶绿体结构完整,保证反应过程高效、有序地进行
C.产生ATP的条件是类囊体腔中的H+浓度高于叶绿体基质
D.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依靠水的光解产生类似于图3的条件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中所对应的含义最接近的是 (  )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③和④ D.②和④

图所示,食物中的葡萄糖被吸收后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中,通过的人体内环境名称依次是(  )

A.组织液→血浆
B.组织液→淋巴→血浆
C.细胞内液→组织液→细胞内液
D.组织液→细胞内液→血浆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间的物质联系的正确表述是(  )

人体内环境及稳态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肝细胞的直接内环境是组织液和淋巴
B.内环境中多余的H主要从肺和皮肤排出
C.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消化液
D.血液中抗利尿激素随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而增多

用体重等方面大体相同的三组兔子进行实验。将含有放射性碘的注射液注射到A、B、C三组兔子的体内,然后,定时测定兔子甲状腺的放射量。4天后,分别注射①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②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③生理盐水,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则A、B、C表示分别注射的是(  )

A.②③①B.③②①
C.②①③D.③①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