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在一根横跨河流两岸的硬塑料管内穿有三根完全相同的电线。为了辨别哪两个线头为同一根导线的两端,可以用图示的测通器来测试,其操作过程如下:
⑴连接A和B,将测通器的m连接在D上。当n连接F时小灯泡发光,连接E时小灯泡不发光。由此可以确定_________为同一导线的两端(填字母,下同)。
⑵为了弄清另两根导线的两端,可连接A和C,测通器的一端必须与________相连时,另一端只需接触一根导线就能将另两根导线辨别开。
某实验小组在我市新化县大熊山森林公园山顶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a、b所示.小组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
… |
4 |
5 |
6 |
7 |
8 |
温度/℃ |
… |
90 |
91 |
93 |
97 |
98 |
时间/min |
9 |
10 |
11 |
12 |
13 |
… |
温度/℃ |
98 |
98 |
98 |
98 |
98 |
… |
(1)图 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 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2)从记录的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此时水沸腾的温度是 ℃.
(3)实验得到的结论 (填“大于”或“小于”)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其原因可能是 .
某探究学习小组为了研究“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规律”,从一只登山队那里获取了下表所示的数据.
(1)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中所示坐标中作出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图象.根据表中数据,结合图象可以看出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数量关系大致为: .当高度为1km时,大气压约为 Pa.
(2)当高度为3000km时,已到了大气层的边缘,此处的大气压约为 Pa.除了高度,大气压可能与 有关.(写出一种即可)
高度h/km |
大气压p/×105Pa |
0 |
1.01 |
0.4 |
0.97 |
0.8 |
0.92 |
1.4 |
0.86 |
2.0 |
0.79 |
用身边的器材“测物质的密度”.小宇同学用均匀木杆和支架自制了一架天平,并用输完液的输液瓶和输液管制成滴管代替砝码.
(1)为了使滴出的每一滴水滴大小相等,要保持滴管口处的压强恒定,则图甲中与大气相通的管安装符合要求的是 (填字母).
(2)现要测一小矿石的密度,小宇进行了如下步骤:
①在自制的天平左右两盘中各放一只一次性杯子,调节两边的调平旋钮,使之水平平衡.将待测矿石放入左边的纸杯中,用自制的滴管向右盘的杯中滴水,使天平刚好平衡,如图乙所示,记下水的滴数为50滴.
②取出小矿石,在两杯中均加入适量的水,用滴管调节两杯中水的多少使天平水平平衡.用细线系住矿石使其浸没在左边杯中(不触底),再用滴管在右边杯中滴入水,使天平再次平衡,如图丙所示.记录下水的滴数为20滴.此步操作的目的是为了测出矿石的 ,则矿石的密度为 kg/m3.
医院里的护士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给患者输液.小雨发现照这样做法,护士为患者多次更换药瓶比较麻烦,于是就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三瓶串接的方案.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药液为何会匀速滴下?
(2)图乙中哪个药瓶中的药液先流完?
(3)根据病房的现有条件,如果要估测出输液过程中的一滴药液的质量,需要收集哪些数据,请写出表达式,并简要说明实验中作了哪些近似处理.
(1)观察现象一:图甲是你很熟悉的物理演示实验,请写出你从图中观察到的一个现象及其对应的物理知识.
例:现象:塑料片飞出后会下落.
物理知识:塑料片受到重力.
现象:
物理知识:
(2)如图乙所示,在水平桌面上铺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让小车自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见下表.通过探究,我们可以反驳 的说法是
表面情况 |
毛巾 |
棉布 |
木板 |
小车运动距离/m |
0.27 |
0.42 |
0.79 |
A.摩擦力越小,小车速度减少得越慢 B.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C.小车受到力就运动,小车不受力就不运动
D.若平面非常光滑,小车的速度将保持不变,永远运动下去
(3)图丙为U形管压强计的示意图.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某种液体中慢慢下移时,两管中液面高度差逐渐增大,这说明 ;将金属盒停在某一深度,并改变金属盒膜朝向时,两管中液面高度差不变,这表明在同一深处, .
(4)某班同学利用如图丁所示装置设计实验体验大气压的存在.先在易拉罐中放入少量的水,再用酒精灯给易拉罐加热,待罐口出现白雾时,用橡皮泥堵住罐口,撤去酒精灯,让易拉罐自然冷却.观察现象.同学们根据 现象可体验到大气压的存在.请你举一个生活中应用大气压的事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