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或测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A.标志重捕法调查褐家鼠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 |
B.饭后半小时测定血糖的浓度 |
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 |
D.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和在相邻两边上的菌体 |
经测定某化合物含C、H、O、N、S元素,该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一项功能是()
A.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B.用于基因工程获得黏性末端
C.用于精子、卵细胞的相互识别
D.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
现有一长度为3000碱基对(bp)的线性DNA分子,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后,进行凝胶电泳,使降解产物分开。用酶H单独酶切,结果如图l。用酶B单独酶切,结果如图2。用酶H和酶B同时酶切,结果如图3。该DNA分子的结构及其酶切图谱是()
基因工程中构建重组质粒时,用同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DNA,被水解的磷酸二酯键至少
A.2个 | B.4个 | C.6个 | D.8个 |
已知某种限制性内切酶在一线性DNA分子上有3个酶切位点,如下图中箭头所指。如果该线性DNA分子在3个酶切位点上都被该酶切断,则会产生a、b、c、d四种不同长度的DNA片段。现有多个上述线性DNA分子,若在每个DNA分子上至少有一个酶切位点被该酶切断,则理论上讲,经该酶酶切后,这些线性DNA分子最多能产生长度不同的DNA片段种类数是()
A.3 | B.4 | C.9 | D.12 |
对下图所示粘性末端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黏性末端是由两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产生的 |
B.图乙中的酶切位点在A与G之间 |
C.如果甲中的G发生突变,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能不能识别该切割位点 |
D.构建重组DNA分子所用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分别作用于a处和b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