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现象中,最能体现城市化过程的是( )
| A.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
| B.绿地面积不断扩大 |
| C.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
| D.劳动力从第三产业向第二、第一产业转移 |
2014年10月8日的月全食天象开始于北京时间17时14分,结束于当日20时35分,下图为此次月全食过程中某时刻太阳光照地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此次月全食期间()
| A.太阳直射在赤道 |
| B.东半球各地均可观测到该天象的全过程 |
| C.地球上白昼范围与黑夜范围的面积相等 |
| D.黄赤交角度数逐渐减小 |
若①点经度为100°E,③点经度为120°E,地球表面()
| A.①的自转角速度与②相等、线速度比②小 |
| B.从②到③的最短航线是为先向东,再向南 |
| C.③与④之间的直线距离约为6660千米 |
| D.④位于日界线附近,地方时为0时 |
对地球来说,太阳是最重要的天体。回答下列各题。太阳()
| A.是一个炽热的气体球,它是宇宙中最大的恒星 |
| B.吸引地球围绕其旋转,构成最低一级天体系统 |
| C.与地球的距离最近时,正值一年中最热的季节 |
| D.辐射能维持地表温度,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来源 |
下列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黑子每11年出现一次,与自然灾害的发生密切相关 |
| B.耀斑爆发时,会发射强烈电磁波从而干扰大气电离层 |
| C.是地球上水循环、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动力来源 |
| D.释放出高能带电粒子流干扰地球磁场,使全球可见极光 |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各题。
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水循环的环节分别是()
| A.下渗﹑地表径流﹑蒸发﹑地下径流 |
| B.蒸发﹑地下径流﹑下渗﹑地表径流 |
| C.地表径流﹑蒸发﹑下渗﹑地下径流 |
| D.蒸发﹑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
下图表示降水后各因素对②环节的影响,其中正确的是()

图中陆地地势较为平坦,图b中年径流量曲线是从图a中A、B两处测得的。读图,回答各题。
该地区()
| A.地处南半球 | B.沿岸暖流流经 |
| C.此时降水较多 | D.受信风带影响 |
图示河流()
| A.大致从北向南流 | B.此时接受湖泊补给 |
| C.流量季节变化小 | D.秋冬出现凌汛现象 |
降雨量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的水层深度;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下图是我国某地气温、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径流深度统图。读图回答各题。
该流域河流夏季补给来源主要是雨水和()
| A.湖泊水 | B.地下水 |
| C.冰雪融水 | D.沼泽水 |
能反映该流域地域特征的地理现象是()
| A.地表风沙少 | B.山麓青青草 |
| C.树上柑橘红 | D.草场牦牛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