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七 岁
龙应台①
①我到剑桥演讲,华飞②从德国飞来相会。西斯罗机场到剑桥小镇还要两个半小时的巴士车程,我决定步行到巴士站去接他。细雨打在撑开的伞上,白色的鸽子从伞沿啪啪掠过。走过一栋又一栋16世纪的红砖建筑,穿过一片又一片嫩青色的草坪,到了所谓巴士站,不过是一个小亭子,已经站满了候车躲雨的人。于是我立在雨中等。
②两只鸳鸯把彼此的颈子交绕在一起,睡在树荫里。横过大草坪是一条细细的泥路,一排鹅,摇摇摆摆地往我的方向走来,好像一群准备去买菜的妈妈们。走近了,才赫然发现她们竟然不是鹅,是加拿大野雁,在剑桥过境。
③接连来了好几班巴士,都是从西斯罗机场直达剑桥的车,一个一个从车门钻出的人,却都不是他。伞的遮围太小,雨逐渐打湿了我的鞋和裤脚,寒意使我的手冰凉。可是,能够在一个陌生的小镇上等候一辆来自机场的巴士,里头载着自己十七岁的孩子,挺幸福。
④他出来的时候,我不立即走过去,远远看着他到车肚子里取行李。十七岁的少年,儿童脸颊那种圆鼓鼓的可爱感觉已经被刀削似的线条所取代,棱角分明。他发现了我,望向我的眼睛既有感情却又深藏不露,很深的眼睛──我是如何清晰地还记得他婴儿时的水清见底的欢快眼睛啊。
⑤我递过一把为他预备的伞,被他拒绝。“这么小的雨。”他说。“会感冒。”我说。“不要。”他说。细细的飘雨濡湿了他的头发。
⑥我顿时失神;自己十七岁时,曾经多么强烈憎恶妈妈坚持递过来的雨伞。
⑦放晴后,我们沿着康河散步。徐志摩的康河,原来是这种小桥流水人家的河,蜿蜒无声地汩汩穿过芳草和学院古堡。走到一条分支小溪沟,溪边繁星万点,葳蕤③茂盛的野花覆盖了整个草原。这野花,不就是《诗经》里的“蘼芜”,《楚辞》里的“江离”?涉过浓密的江离,看见水光粼粼的小溪里,隐约有片白色的东西飘浮──是谁不小心落了一件白衬衫?
⑧走近看,那白衬衫竟是一只睡着了的白天鹅,脖子卷在自己的鹅绒被上,旁边一只小鸭独自在玩水的影子。我跪在江离丛中拍摄,感动得眼睛潮湿;华飞一旁看着我泫然欲泣的样子,淡淡地说:“小孩!”
⑨到国王学院对面吃早餐,典型的“英式早餐”送来了:炒蛋、煎肉、香肠、蘑菇、烤蕃茄……又油又重,我拿起刀叉,突然失声喊了出来:“我明白了。”
⑩他看着我。
⑾“原来,简单的面包果酱早餐称做‘欧陆’早餐,是相对于这种重量‘英国’早餐而命名的。”
⑿他笑也不笑,说:“大惊小怪,你现在才知道啊!”然后慢慢地涂果酱,慢慢地说:“我们不称英国人欧洲人啊,他们的一切都太不一样了,英国人是英国人,不是欧洲人。”
⒀走到三一学院门口,我指着一株瘦小的苹果树,说:“这号称是牛顿那棵苹果树的后代。”他说:“你不要用手去指,像个小孩一样。你说就好了。”
⒁经过圣约翰学院,在一株巨大的栗子树上我发现一只长尾山雉,兴奋地指给华飞看──他却转过身去,离我五步之遥,站定,说:“拜托,妈,不要指,不要指,跟你出来实在太尴尬了。你简直就像个没见过世界的五岁的小孩!”
(选自《目送》有删改)
①龙应台:台湾地区著名女作家。 ②华飞:作者的儿子。 ③葳蕤(wēi ruí):草木茂盛,枝叶下垂的样子。
“华飞”觉得“我”做的哪几件事是令他尴尬的?请简要概括。
本文看似平淡的叙述背后,却蕴含着几多情味。请你结合语境体会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并指出其表达效果。
(1)接连来了好几班巴士,都是从西斯罗机场直达剑桥的车,一个一个从车门钻出的人,却都不是他。
(2)然后慢慢地涂果酱,慢慢地说……
文章结尾,华飞说“你简直就像个没见过世界的五岁的小孩!”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请简要分析本文的母子关系。说说在青春的日子里,你更愿意以怎样的方式和父母相处。
文学作品阅读
送你一朵玫瑰花
(法) 阿纳托尔•法朗士①
①我们住在一个堆满稀奇古怪的东西的大套间里。墙上挂着缴获来的装饰着颅骨和头发的原始武器;装备着桨的独木舟悬吊在天花板上,同用稻草填塞的钝吻鳄的躯壳并排放着。陈列收藏品的玻璃橱里安放着鸟、鸟巢、珊瑚枝和许许多多似乎充满怨恨和恶意的骨架。我不知道我父亲和这些奇形怪状的东西之间订了什么条约。现在我道了:这是收藏家的条约。他是那样明智、无私,梦想把整个自然界装进一个大橱里。说,这是为了科学。他这样说,也这样相信。其实,这是出于收藏家的癖好。
②整整一套房间摆满了大自然中的稀奇古怪的东西。只有一个小客厅没有被动物学、矿物学、人种志和畸胎学侵占。这里没有蛇鳞,没有龟壳,没有骨头,没有燧石磨制的箭,没有印第安人的战斧,只有玫瑰花。小客厅的糊墙纸上缀满玫瑰。这是些含苞未放、端庄淡雅、完全相仿、朵朵美丽的玫瑰。
③我母亲非常讨厌比较动物学和颅骨测量,她在小客厅里打发日子。我在地毯上,在她脚下同一头绵羊玩。这头羊过去有四只脚,现在只剩下三只。因此,它不配同我父亲收集的畸胎两头兔并列在一起。我也有个摆动臂膀的、有油漆味儿的鸡胸驼臀术偶。那时候,我准会有很多很多幻想,因为这个鸡胸驼背木偶和这头绵羊使我想起府冒出奇怪的戏中的各种各样的人物。当绵羊和木偶发生了什么很有趣的事的时候我就去告诉妈妈,但总是白费力气。应该说,大人永远也听不懂小孩子在解释些什名海擦心不在焉,我说话她不大注意听,这是她的大缺点。但是,她习惯于睁大眼睛看着我,叫我“小傻瓜”,这就缓和了我们之间的关系。
④一天,她在小客厅里撂下她的刺绣,用双臂把我举起,指着一朵纸花给我看,对我说:
⑤“我给你这朵玫瑰。”
⑥为了能够认出这朵花,她用刺绣针在上面点了一个十字。
⑦从来没有一件礼物比这朵花更使我高兴过。
(选自《世界最美的散文》,冯汉津等译)
【注释】①阿纳托尔•法朗士:192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1)阅读全文,完成下面表格。
场所 |
物品 |
特点 |
探究 |
父亲的大套间 |
装饰着颅骨和头发的原始武器,装备着桨的独木舟,钝吻鳄的躯壳,鸟、鸟巢,珊瑚枝,骨架… |
②的大套间 |
文章第①段罗列了父亲大套间里的大量物品,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③ |
母亲的小客厅 |
① |
雅温馨的小客厅 |
(2)结合语境,品味文中画线句,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①只有一个小客厅没有被动物学、矿物学、人种志和畸胎学侵占。
(赏析“侵占”一词的表达效果。)
②但是,她习惯于睁大眼睛看着我,叫我“小傻瓜”,这就缓和了我们之间的关系。
(为什么母亲叫“我”“小傻瓜”就缓和了“我”和母亲之间的关系?)
(3)文章最后一段意蕴丰富,请联系全文写出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我不在博物馆看展览,就在去博物馆的路上”﹣﹣一个热衷于在博物馆“打卡”的网友这样描述自己的休闲时光。毋庸置疑,“逛博物馆”正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仿佛是跨越千百年时光而来的先人信札,一件件文物的“前世今生”,让观众得以一窥祖先们的生活图景。悲欢离合。这样的“精神盛宴”,在经济社会高途发展的背景下,已不再是小众需求。虽然发展速度令人惊叹,但中国博物馆仍然面临“成长的烦恼”。
“一个好的博物馆,应该在做好保护,研究等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让身处其中的观众在很舒服的状态下接受教育,潜移默化地树立文化自信。”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说。这对博物馆“讲故事”的能力无疑提出了很高要求。
调查发现,博物馆“讲故事”能力仍是短板。观众对博物馆不同方面的评价中,评分最低的三项是“互动体验手段”“高科技展示手段”和“讲解体验”。至今还有很多博物馆停留在展示奇珍异宝的阶段。好的展览,要用故事打动观众。展览的要义,不是追求最上乘的展品,而是讲好展品之间的相互关系;展览的最终目的不是展示坛坛罐罐,而是展示这个区域过去人们的生活。
(同材料一)
【材料三】
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的成功,正在于它跳出了传统器物学和考古学的解读思路,通过透物见史见精神的方法,解读国宝背后的文明密码及其传奇故事。
与传统展陈方式相比,观众更青睐有互动和参与感的展览。为了满足新需求,不少博物馆借助现代技术于段,在文物活化方面各出奇招。甘肃省博物馆推出一组文物表情包,被年轻人大量下载;高科技互动艺术展演《清明上河图3.0》构筑出真人与虚拟交织、人在画中的沉浸体验;湖北省博物馆推出“我的假日在湘博”等系列活动,每场预约名额都被一抢而空……
(《人民日报》2019年5月10日)
(1)下列对材料一图表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18年我国登记备案的博物馆数量和参观人数,与上年相比都有增加。
B.“新华社记者卢哲编制”,标明了编制者的身份和姓名,以体现信息的可靠性。
C.2018年我国登记备案的免费开放博物馆数量,比上年增加了218家。
D.统计图配有多个中国传统风格的建筑图案,可以让读者感到形象、亲切。
(2)结合材料,谈谈如何解决目前博物馆“成长的烦恼”。
(3)如果选用上述三则材料做一期宣传专题,下列哪项适合做专题的主标题?请选择并简述理由。
A.博物馆“热”背后的“冷”思考
B.博物馆的末来,路在何方?
C.博物馆,应讲好自己的“故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鸡蛋小面包
[西班牙]胡丽塔•尼古拉斯
在餐桌上我们从来不说话,因此我很吃惊妈妈给我讲在鱼店听到的事。有人告诉她一位女士非常需要一个女孩为她读书。
“我想到了你。你已经12岁了,书读得很好。特别是﹣﹣鱼店老板亲口告诉我,那一家人花钱如流水,那位女士有很多珠宝首饰。这是你的任务,明白了吗,丫头?”
那天晚上我睡得很不好。可能妈妈说的有道理,我们家实在太穷了,但我还是因此痛恨她。因为这个,也因为她藏在食品柜后面的那瓶葡萄酒。
我刚离开学校,手里拿着写有地址的纸条。我拖着脚慢慢走,这样就能晚到一些。我的腿又细又长,所有袜子都会往下掉,今天,我的袜子就像两个厌倦了总是演奏同一首曲子的手风琴一样,懒洋洋地滑下来,堆在一起。我不打算把它们提上去。
在卡维萨大街的那个街角,有一个男人正在弹吉他,旁边有一只流浪狗安静地听着,他给那只狗戴了一顶帽子和一副小小的太阳镜。
我一路看着门牌号,在一个大门前停了下来。一个一头黑色卷发的女人把我带到了一个宽敞明亮的起居室。一位夫人坐在一把大扶手椅上,面带微笑看着我。她应该上了年纪,脸上满是细细的皱纹,但是引起我注意的是那双几乎透明的眼睛。
“你好,小姑娘。你叫什么名字?几岁了?”
“我叫……嘉芙列拉,12岁了。我很会读书。”
“多好听的名宇呀!嘉芙列拉。我叫恩里克塔,83岁了,我也很会读书。”
我似乎听到她嗓子里发出一点很细微的声音,那是她在笑。
“你想吃午后点心吗?”
她旁边桌子上有一个盘子,里面装有两块包着金纸的圆形鸡蛋小面包。我激动得差点晕倒。我开始剥去小面包上的皱褶包装纸,好狠狠地咬上一口。
“对我来说,读书是生命里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但是我眼睛看不见了。”
我看向她的眼睛。那双透明的眼睛认真地看着我,却看不到我。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好继续嚼着小面包。
恩里克塔从手指上摘下一枚镶着一块大钻石的戒指,摸索着放进一个小盒子,那里面装有至少五六枚戒指,应该都是金的。她又摸索了一会儿,直到拿到一小瓶护肤霜。我的目光从她的手移到那些戒指上。她在每只手上都点上一点护肤霜,用右手从指尖到手腕均匀涂抹,接着左手又重复了同样的动作。
我屏住呼吸,走近桌子,拿起一枚戒指。这枚戒指镶有一块绿宝石和几小块红宝石。我紧握着它,戒指直扎手心。
恩里克塔让我去拿钢琴上面的一本书。我用拳头和另一只手托着书,小心地打开。书里有三篇故事,作者叫杜鲁门•卡波特。
“这是几篇关于一个男人童年回忆的短篇故事。我很喜欢他的叙事手法。我想你也会感兴趣的。”
我开始慢慢读起来:“想象一下,冬天来临时的一个早晨。设想小镇上一座老房子里的厨房……”
我看到一个宽敞的厨房,中间有个黑色的大火炉,轰隆隆地开始燃烧;我看到窗前站着一位白头发剪得很短的老妇人,精神饱满,脸庞因风吹日晒而略显粗糙。在巴迪的陪伴下,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了。巴迪就是那个和她形影不离的7岁小男孩。他们年龄相差60多岁,是忘年交,因为她依然保留着一颗童稚之心。我陪他们一起去买樱桃、生姜、香草……我听到他们两人的聊天,很羡慕把他俩连接在一起的那种东西。不知不觉间,我就读到了故事末尾,回到了恩里克塔的起居室。
她正用那双透明的眼睛看着我;我相信她用另一双眼睛,看到了我。
“天晚了,嘉芙列拉,我不希望让你太想念妈妈。你明天可以读第二个故事,然后咱们可以聊聊感想。好吗?”
在整个读书时间里,我已忘了手里的戒指。它应该值一大笔钱,或许她没注意到我拿了。
另外两个故事会是什么呢?
“我可以把另一个小面包带走吗?”
她说当然可以。我慢慢向桌子俯下身,所有戒指都在那里。我把手伸过去,让掌心里的那枚戒指落下去。那些红宝石在闪光。然后我小心拿起那个包着金纸的鸡蛋小面包。
我三步并作两步穿过门厅,蹦蹦跳跳地跑到了吉他手和那只化装的狗所在的街角。前面有一个灰罐头盒正期待着换种颜色。我伸出手,把金色小面包放下。那只狗吓了一跳,太阳镜掉了下来。吉他手冲我微笑起来。
(1)小说中妈妈“藏在食品柜后面的那瓶葡萄酒”,其来历最没有可能的一项是
A.向亲戚朋友要来的
B.我在妈妈指使下偷来的
C.妈妈从商店里买的
D.妈妈从别人那里偷来的
(2)结合小说语境,完成下面的对话。
“今天,我的袜子就像两个厌倦了总是演奏同一首曲子的手风琴一样,懒洋洋地滑下来,堆在一起。”这句话我觉得很有意思,却说不出好在哪里。
我认为这个句子好在
(3)小说结尾再次写到街角吉他手和流浪狗的场景,有什么作用?
(4)“我”本来可以完成妈妈交代的“任务”,为什么最终放弃了?结合全文探究原因。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晒晒鱼网又何妨
①中国有许多内涵丰富,设喻生动,寓含着深刻哲理的俗谚成语,读后令人深思;但也有一些褒贬偏激,扬抑失当的,今天应重新作辩证的分析。
②就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吧。它与“一曝十寒”同义,都是用来贬损那些工作与学习时常中断,不能持之以恒,以至一事无成者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所言极是。但反过来想想,天天打鱼,从不晒网,又当如何呢?且不说人的体力能否坚持下去,就是网,也会因长期浸泡得不到晾晒而霉烂。没有网,又怎么能打鱼?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既能调节人的体力,又能延长网的寿命,有利更长期、更大量地打到鱼,这岂不是一种科学的生产方法?
③既然人们常用谚语来比喻学习和工作上的情况,那不妨让我们具体分析一下学习与工作是否需要“晒网”。我们知道,金属机件长时间、超负荷地运转,就会因“疲劳”而断裂,更何况有血有肉的人呢?生理学告诉我们,当人的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过于疲劳时,若不适当休息,就不能恢复功能、提高效率。学习与工作老是处于紧张、疲劳状态,往往事倍功半,难以取得最佳效果。可见,学习、工作不能排斥休息。晒网,就是为了保护鱼网,以利于多打鱼;休息、娱乐,是为了调节大脑和身体,以利于更好地学习、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④古今中外,许多在事业上有伟大建树的人其实也并不总是夜以继日地工作,适当的休息、娱乐正是他们更有成效地工作的开端,只不过他们“晒网”的方式各有特点罢了。大文豪鲁迅习惯于夜深人静之时秉烛而书,但他下午是必须睡觉以消除疲劳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常常在较长时间的写作之余,写几首小诗自娱,或演算几道数学题调节头脑;东晋文学家嵇康读书之余爱鼓琴;不少当代科学家都喜欢在余暇时间养养花。至于革命领袖们喜欢钓鱼,爱好桥牌,擅长弹琴……我们听到的还少吗?
⑤古人说得好:“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学习、工作与休息,也是一张一弛。“弛”是为了“张”,没有“弛”,又何来“张”?为了更有效地学习、工作,必要的休息又何妨呢?
(选自《换个角度看世界》,有改动)
(1)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第②段加点词“这个意义”指的是什么?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所言极是。
(3)第③段中加点的词,“晒网”比喻的是① ;“鱼网”比喻的是② ;“打鱼”比喻的是③ 。 。
(4)第④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5)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文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认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这是真的!你的脚,暗中左右你的大脑
徐天地
①傍晚时分的公园,总能出现这样的情景:人们伴随着节奏感很强的音乐,昂首挺胸地快步行走,无论春夏秋冬,无论风霜雨雪,他们一直走在路上,越走越有力,越走越健康。美国一项长达20年的统计研究显示,一周运动7个小时以上,可以降低20%的乳癌罹患率,而最理想的运动就是步行。相关的研究也显示,步行确实有利于身体健康。每天走路30分钟,可以减少50%的糖尿病罹患率。而从日常保健的角度论,经常步行可以预防骨质疏松,减轻腰、肩、头部疼痛,还能消除压力、改善睡眠、抗抑郁等。
②这些事实表明,脚的活动对人的健康有真真切切的影响,这种影响自然也会涉及大脑。近一个时期以来,科学家陆续发现了脚的活动对人的大脑产生明确影响的证据。
常年弹跳让大脑反应和转换更快
③我们普通人和经常弹跳的运动员相比,大脑反应会存在哪些不同呢?出于好奇,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科学家对此进行了专门研究。
④科学家选择了一批篮球、跳高和田径运动员与一般的健康志愿者,对他们分别进行了大脑反应测试。结果显示,与普通人相比,运动员的视力使他们能够更快注意到事物,并能察觉出细微的变化。此外,运动员大脑在不同任务间转换的速度比较快,这表明他们能够更有效地摆脱无关信息的干扰,并能控制个人行为,在必要时可以迅速停止行动。
⑤出人意料的是,科学家还发现,女运动员与男运动员在头脑计算和反应速度方面虽然差别不大,但普通女性与普通男性相比,速度就要慢一些。
⑥科学家指出,虽然这种现象可以解读为,投身这些以弹跳为主的体育运动的人,是因为身体协调性和大脑反应两方面先天条件都好,但这种解读并不全面。因为不能否认的是,运动员所受的训练,确实提高了他们的认知能力和身体反应能力。如果更保守地说,至少这两个因素兼而有之。
经常跑步能缓解精神疾病
⑦美国达特茅斯学院的科学家还发现,跑步运动可以对精神疾病的治愈产生积极影响,至少能够发挥有效缓解的作用。
⑧这个发现是在对儿童多动症的研究过程中得到的。科学家认为,目前对儿童多动症采取药物治疗的方法并不十分安全,因为目前还不知道有这种疾病的儿童自小开始服用药物,将来会对大脑有什么负面影响,因此科学家想尝试运动疗法的效果。科学家先在拥有类似症状的实验大鼠身上进行实验,结果显示,经常跑步会减轻这类症状的表现程度,而且相比于雄性鼠,雌性鼠更受益于跑步运动。而接下来在儿童患者身上的实验,也出现了同样的效果。
⑨为什么跑步运动会产生这样的效果呢?科学家接下来的研究发现,有一种脑神经营养因子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为跑步运动能促使这种因子进一步活跃,所以有助于提高人的记忆力和注意力,因此能够有效缓解儿童多动症的症状。
⑩有趣的是,科学家发现用这种方法来缓解儿童多动症,也要分人。对于携带一种特殊基因的人,这种治病方法效果就相当好,否则就收效甚微了。
___________
⑪科学家发现,不仅弹跳、跑步会对人的大脑产生影响,即便是散步也会阻止大脑核心区变小。
⑫美国研究人员发现,每周3次充满活力的散步可以促使记忆中心“海马体”变大。研究人员要求120名55岁至80岁的男性和女性实验对象每周进行3次、每次40分钟的散步。实验开始一年后对实验对象的大脑进行扫描,结果显示,包括海马体在内的大脑核心区都比未运动前变大了,最多的竟然增长了2%.这一增长相当于大脑年轻了2岁。而对照组的实验对象在这一年里,只是按照研究人员的要求,日常做了一些简单的肢体伸展运动,但一年后,他们的同一大脑区域不但没有变大,反倒是萎缩了约1.5%。
⑬一般来说,大脑会随年龄增加而萎缩。但这一实验结果表明,人进入老年阶段,尽管会出现大脑萎缩和认知能力下降,但这种情况并不像我们此前认为的那样不可逆转。任何年龄段的人,也包括老年人,都可以通过散步的形式,来保护和提高大脑的认知能力。
⑭科学家指出,全面研究脚的活动对大脑的影响,不但可以找到预防相关脑疾病的方法,还可以筛选出促进大脑健康、提高智力水平的实用方法。
(选自《新阅读时代》,有改动)
(1)根据文章第⑪﹣⑬段内容,在画线空白处补充小标题。
(2)文章开头描写人们在公园里快步走的情景有什么作用?
(3)第⑫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包括海马体在内的大脑核心区都比未运动前变大了,最多的竟然增长了2%.这一增长相当于大脑年轻了2岁。
(4)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服用药物治疗小儿多动症并不十分有效,因此科学家想尝试运动疗法的效果。
B.跑步运动可以对精神疾病的治愈产生积极影响,用这种方法治疗所有儿童多动症效果非常明显。
C.普通女性与普通男性在头脑计算和反应速度方面差别不大。
D.运动员们能够更快注意到事物,并能察觉出细微的变化。
(5)第⑨段中加点词“缓解”可不可以换成“解除”?为什么?
因此能够有效缓解儿童多动症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