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静将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在不透明的纸板上代替蜡烛作光源,如图甲所示.

(1)为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小静用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确定了焦点的位置,从而测量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请你完成测量焦距的光路图.

(2)在实验时,她将光源、凸透镜、光屏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如图乙所示.为了使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央,请你帮她写出一条检验三者的中心是否在同一高度的方法:________.
(3)固定凸透镜的位置后,她将光源移动到距离凸透镜30cm的位置,并移动光屏,看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清晰倒立的像,则可判断光屏上成的是________(填“虚”或“实”)像.
(4)随后她将光源移动到距离凸透镜10cm的位置,发现无论如何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像.小静由此得出:“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时,凸透镜不能成像”的结论.你认为通过这一过程得到的结论是否可信?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所示,分贝仪可以测出一个声音有多响,小李同学利用分贝仪来研究“不同材料的吸音性能”,他的操作是:在桌上先放上要测试吸音性能的某种材料,然后在材料上放一个玻璃杯, 接着用力敲击玻璃杯,用分贝仪测出敲击声的分贝数。再换一种材料,重复这个实验过程,直到完成整个探究,
(1)针对小李同学对此问题的研究过程,请你写出他实验过程中要注意的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2)小李准备了下表中的几种材料,并科学准确地测出了实验数据:分析表中数据,吸音性能最好的两种材料是________和
(3)通过这项研究,对降低噪声源(如电动机、汽车发动机等)的噪声,请你提出一点建议: ___________。

某兴趣小组在研究小孔成像,他们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如下图所示。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只与小孔等高的蜡烛,蜡烛被点燃时,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烛焰(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若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水平向左移动易拉罐,则像的大小会(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选填“改变”或“不变”)。

为了验证光的反射定律,海若同学准备了一块平面镜、一块画有法线ON的平整硬纸板、直尺、量角器及铅笔。

(1)如图所示,把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放置在平面镜上,使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在纸板上描出入射光线AO和反射光线OB,并测出反射角和入射角。改变光的入射角度,重复上述实验步骤.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A.光能否发生反射? B.光线是否沿直线传播?
C.光是否只能在镜面上反射? D.反射光线的位置有什么规律?

(2)沿ON将右侧纸板向后折,反射光线(填“仍存在”或“不存在”),纸板上(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情景:竖立的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张白纸,再准备A、B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该实验选择两个相同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_______关系。
(2)我们应选择___________(选填“较厚”或“较薄”)的平板玻璃来代替日常使用的平面镜,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透过玻璃看到B蜡烛,从而确定______________。
(3)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
(4)将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甲).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中,小明移动蜡烛B,使其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此时同桌的小红在旁边的位置观察到蜡烛B与A的像_________(选填:“重合”或“不重合”)。撤去蜡烛B并在原蜡烛B的位置放一与玻璃板平行的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显示蜡烛A的像,说明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像。
(6)图乙是小明同学经过本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他接着连接了像与物的对应点,发现连线与镜面是垂直的关系,然后又分别测量物与像到平面镜之间的距离,发现距离相等。请问小明同学能否得出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答: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安装该实验装置时,应该先固定图甲中A、B两铁圈中的铁圈。
(2)该同学实验装置及读温度的方法如下图甲所示,他在实验中的错误是:

(3)这个实验所需要的器材,除下图所示器材外,还需要火柴和______
(4)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图乙可知某一时刻烧杯中水的温度是℃。

(5)下表是本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记录,小明由于粗心大意记错了一个实验数据,你认为错误的数据是℃。由实验数据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____℃,可判断当时的大气压(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标准大气压。

时间/min

8
9
10
11
12
13
14

温度/℃

96
97
98
98
95
98
98


(6)如图丙中的四个图表示的是水在沸腾前后连续加热过程中出现的四个现象,请按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起来:。(只要写字母)
(7)实验过程中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水刚沸腾时所用时间过长,请你想一种可以节省实验时间的办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