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我国中西部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图为中国部分区域图。

材料二 近几年,咸阳乾县和礼泉的果农栽培“红地球”葡萄,经济收入得到大幅度提高,葡萄的栽培面积已从前几年不足700公顷增加到2200公顷。
(1)指出图示区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分析原因。
(2)分析咸阳乾县和礼泉地区种植葡萄有利的自然条件。
(3)说明咸阳乾县和礼泉地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影响农业区位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结合资料回答:
资料1:“珠三角”东部的东莞号称“世界制造业名城”,每年吸纳外来民工500万人以上,东莞从2003年开始遭遇缺工问题,据统计,2004年全市缺工至少20万人,2005年据政府调查,缺工的确切数字是30万左右,严重缺工的有电子、玩具、制衣、电脑、制鞋等行业。
资料2: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振兴东北办正式发布了《东北地区振兴规划》《规划》中提出,要将东北地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型机械和大型成套装备制造业基地。
资料3:东北地区图(下图)

(1)“珠三角”出现结构性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受冲击最大的工业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使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珠三角”地区应该采取__________措施来应对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双选)

A.进行产业转移,近几年内把劳动密集型产业都转移到劳动力丰富的四川省
B.推动产业调整,增加技术型产业的比重
C.推行积极的人口政策,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减少对外来人口的依赖
D.企业进行生产技术改造,用机器替代人力,可以缓解对劳动力的需求压力

(3)东北地区图中以A山为界,甲、乙的农业类型分别为_________业、______业。
(4)东北地区土地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填写下表)


问题
对策
耕地
耕地破坏

土壤

增施有机肥料;植树造林
林草
比重下降,利用失调

读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M地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


耕地
林地
草地
荒地
其他
1978年
55.0%
19.8%
4.9%
15.4%
4.9%
2008年
48.2%
36.1%
6.2%
1.3%
8.2%


(1)描述M地的地形特征,并根据上表说明M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原因及对R河水文特征的影响。
(2)请结合M地自然环境特征,提出该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红三角”经济圈包括赣州、韶关、郴州的8万平方千米的土地。近年来,“珠三角”地区不断将服装、玩具等企业迁入到“红三角”地区。
(3)说明“红三角”地区承接上述企业转移的突出优势条件。
(4)从自然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西电东送工程对调入区自然环境的影响。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南北方资源分布比较表

地区
资源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耕地面积
64%
36%
矿产资源
59%
41%
水资源
19%
81%


材料二我国各省区资源条件评价示意图和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

(1)我国耕地面积北方大于南方,而单产却低于南方,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2)图中A地区农业生产条件优越,但近年来已不再是我国商品粮的基地,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原因可能是什么?
(3)B、C两地都位于青藏高原,农业生产潜力差异却很大,比较二者生产潜力大小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4)D地种植业优势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利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E地区是我国沼泽面积最大的地区,分析其自然原因。

读我国某地区的干湿状况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变化的规律是
(2)A处的天然植被,B处的天然植被是,C处的天然植被是
(3)合理开发利用B处土地资源的措施是
(4)简述西部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世纪80年代,香港与珠江三角洲地区逐步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加工贸易模式。90年代中后期,这种分布格局逐步改变。如今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的广东北部山区和广东东部及西部等地,正与珠江三角洲地区联手,设立产业转移园区。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示意图,图为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演变图。


(1)20世纪80年代,香港大量导向型产业逐步北移,珠江三角洲成为香港产品的加工基地,香港担当研究开发和销售中心的角色,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加工贸易模式。
(2)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工工业向广东省的北、东、西部转移,因为珠江三角洲地区()
A.土地租金高 B.企业经济效益提高
C.劳动力价格高 D.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3)上图中阶段Ⅰ和阶段Ⅲ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分别是()
A.市场技术、原料B.原料科技、市场
C.市场原料、劳动力 D.原料动力、市场
(4)产业转移对广东北、东、西部区域发展的积极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