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2014年某国H商品的总量为10万件,每件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6元。2015年该国生产该商品的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20%,且该国2015年全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总额为10000亿元,货币流通次数为8次,央行实际发行纸币5000亿元,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5年每件H商品的价格是
| A.24元 | B.10元 | C.20元 | D.12元 |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有
①供求关系②宏观调控③竞争机制④价格机制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2008年12月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这表明
①财政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②国家在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中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③解决“三农”问题是我们当前的中心任务
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手段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②④ | D.③④![]() |
居民为了满足自身需要所进行的消费活动,从根本上说是要受
| A.收入水平的制约 | B.物价水平的制约![]() |
| C.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 D.人口数量的制约![]() |
近年来,追求绿色、时尚、安全、营养已经成为人们消费的主流。每逢假日,越来越多的城里人不再像往常一样涌向各个景点,而选择去乡村体验田园生活。为此,一些乡村适时推出休闲旅游农业,接待城里人前来垂钓、采摘鲜果蔬菜、品尝农家饭等。这表明()
①市场对资源配置起调节作用②享受消费成为人们消费的主流
③.生产决定消费④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经济面临着由通货膨胀转为通货紧缩、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压力,为此,国家实施了刺激经济,促使经济回暖的措施。下列各项中属于政府可采取的预防和缓解通货紧缩的措施是
| A.调整商品价格 | B.提高利率 | C.减少货币供应量 | D.降低存贷款利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