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题目。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诗歌一二句写春望所见,其中“ ”字写出了使人怵目惊心之景,“ ”字写出了令人满目凄然之景。
本诗触景生情,表达诗人 的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答题。(一)
书事(黄宗羲)
初晴泥路觉蹒跚, 听彻松涛骨亦寒。
莫恨西风多凛烈, 黄花偏耐苦中看。
注:黄宗羲,明末清初思想家,学者。明亡后起兵抗清,失败后隐居著书,不仕一、二两句描写了环境怎样的特点?
托物言志是本诗的一大特点,诗人借菊花表达自己怎样的志向?
古诗词鉴赏。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脍炙人口。“生”和“入”用得很妙,请说说妙在何处。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诗中哪两个字写出了花的繁盛?
答:第三句中“留连”改为“翻飞”好不好?为什么?
春暮西园明•高启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阅读上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1)请赏析诗歌第一句中的“满”字。
(2)诗歌第三、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首句用_______暗喻敌军,一个“压”字,把敌军的_________情况,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本诗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表现了守边将士的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颔联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