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我是吴宓教授》,完成小题。
我是吴宓教授
①每天早上七点半,《欧洲文学史》教授吴宓准时来到教室,开始在黑板上书写。很快,讲义写了满满一黑板,详细列出参考书、著作、出版社、出版年代等。学生上前偷看,发现他所写的,竟全凭记忆。
②课堂上的吴教授,常穿一袭灰布长袍,一手拎布包袱,一手拄手杖,戴一顶土棉纱睡帽就走上讲台。打扮虽然古板,讲的却是纯英文诗歌。而且开讲时,笔记或纸片看都不看一眼,所有内容均脱口而出,讲到得意时,还要拿起手杖,随着诗的节律,一轻一重地敲着地面。
③课堂上这番潇洒,是吴宓花了苦功夫才换来的。半夜时分,别人都睡下了,室友经常看见他埋头备课。第二天一早,别人还没醒,他已经在“室外晨曦微露中”反复诵读。
④当他任教东南大学时,清华大学四年级学生梁实秋曾旁听他的课,回校后半是羡慕半是嫉妒地抱怨:内容丰富,井井有条,学校未能罗致,“宁非憾事哉”。
⑤他就像是一座钟。他给学生批改作业,字迹工整,写下的外文字母及数字,笔画粗细好像印刷的一样整齐。一次,有个青年教师不小心把上课用的教科书丢了,吴宓要求他上课前必须找到。当晚,宿舍熄灯睡觉,吴先生前来敲门,高声问: “教科书找到没有?”这名不耐烦的教师只好骗他:“找到了,吴先生,请放心吧。”这才过关。
⑥这位老师,给学生们留下的印象是“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上课像划船的奴隶那样卖劲”。这些学生中,许多人后来大名鼎鼎:钱钟书、曹禺、吕叔湘……与他们相比,老师吴宓一度不那么出名。
⑦比起教学上的严谨,学生们更爱回忆吴宓课下的关爱。一次,他和学生们一起走在街上,对面开来一辆汽车,他连忙举起手杖,一面挡住车,一面催着女学生们一字排站在人行道上,这才让开道路。
⑧类似的故事口耳相传,让古板的吴教授在后人记忆里鲜活起来。在他曾任教的清华大学学生BBS上,一个女学生曾略带艳羡地提到,当年在清华课堂上,看见有女生站着听课,吴先生总是会跑出去替她们找来凳子坐。又有人追忆起吴先生点名,点到“金丽珠”这个名字,情不自禁地说:“这个名字多美。”全班大笑。
⑨这位教授经济并不宽裕,他身上的长衫年岁太久,磨损得布纽扣都要掉了,也舍不得换。但他却很舍得请学生吃饭。每次在小馆子里坐下,他都神情严肃地拿过菜单,用正楷在小纸片上写下要点的菜及价格,一笔一笔算清楚,估量口袋里的钱够用,这才交给跑堂的。
⑩学生李延先最难以忘怀的,是与老师“月下湖畔、吟咏啸傲”的往事。而钱钟书也把老师课堂上的风采学了几分。正如学者江弱水所言,除了老师这个身份,怎么来描画吴宓其实都不到位。从东南大学到西南师院,数也数不清的讲堂上,作为“老师”的吴宓“划过了动荡不已的时代,也划过了他的一生”。
⑪可惜,到这一生要结束的时候,他已经不能当老师了。1976年,因饱受折磨而身体虚弱的吴宓回到陕西老家①,听说一些中学因为没有外语老师而不开英语课,便急切地问:“他们为什么不请我啊?我还可以讲课。”
⑫没有人记得他的教授身份,除了他自己。据说,弥留之际,他不停地喊着:“我是吴宓教授。”
注释:①彼时正值文革时期,吴宓成为大罪人,受尽苦难。病重有残疾,只得回家养病。
第④段中,加点词语“嫉妒”的正确读音是(        ),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          
本文记叙的是吴宓教授的事迹,却在第⑥段写到他大名鼎鼎的学生钱钟书、曹禺、吕叔湘,这运用的是           手法,其作用是                           
阅读全文,完成下表。

吴宓教授的特点
具体表现

讲课时不看资料,所有内容脱口而出
勤奋


批改学生作业,字迹工整
关爱学生

请你阅读全文,分析文章结尾划线句子的作用。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智能语音时代来临
刘露
①自从苹果在iPhone 4S中首次植入个人智能助手Siri后,就刮起了一阵移动语音服务旋风,令其他手机制造商、运营商和其他行业纷纷效仿打造自己的智能语音产品。
②谷歌、微软和其他公司也试图推出能与 Siri 媲美的人工智能产品。此前,微软首席战略与研究官克雷格·穆尼德表示,苹果新型语音导航助手 Siri 并非新技术,微软在该领域的研发时间更早。微软表示,他们或将在 Windows 8 操作系统中推出比 Siri 更高级的语音识别系统。
③谷歌则偏向将搜索技术引入谷歌语音应用里,并推出了针对苹果Siri的Google Now。安卓系统的免费开源和搜索的结合,使Google Now迅速积累了用户,并且在安卓平台制定了以云服务为基础的语音识别与语音播报接口的标准。这一举动无疑为安卓平台上的语音应用开发铺平了道路。
④谷歌语音搜索和苹果 Siri 的成功,也让国内语音市场迅速升温,国内互联网企业纷纷把握 Siri 引发的智能语音开发机遇,百度推出手机软件“百度搜索”实现语音搜索;腾讯和 UC 也竞相推出语音版手机浏览器。
⑤一家国外媒体表示,对于语音识别来说,中文极具挑战性,因为普通话只有400个单音节声音,根据声调以区别,而且中国还拥有很多种方言和数不尽的地方口音。中文智能语音产业还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而这也将推动中国更多的产业实现更大的全球话语权。
⑥当然,智能语音的应用不仅仅在于手机,在手机上惊艳登场后,智能语音如雨后春笋般蔓延到了智能终端、汽车、智能家电等多个领域。
⑦传统的车载导航产品是用眼睛看的方式获取相关信息,对汽车驾驶者而言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车载语音导航系统则从根本上变革了信息获取的方式,变看为听,并以语音命令的方式进行设备操控,让车载导航更具人性化,使驾驶者出行更安全、便捷。
⑧全新的车载语音导航系统(比如科大讯飞凯越“智语星”)还在优化语音技术的基础上引入语音云平台建设,构建了“云+端”完善的语音助理服务,帮助用户随时随地都能够体验到完善的语音服务;结合车载信息服务的丰富诉求,通过自然语言理解技术的加入,支持用户通过自然语音进行POI(兴趣点)搜索、地图导航、即时通讯、音乐调频、资讯搜索等各种车载信息服务。真正实现了新一代智能语音导航产品全环境、自由说、高识别的“4A”服务升级。
⑨此外,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4G网络时代的到来,语音技术必将深度服务于智能交通系统,为疏通交通、车辆调度、信息服务提供更大的支持,为智能交通领域的语音应用提供日臻完善的解决方案。
⑩在家居方面,电视和机顶盒是采用智能语音交互比较积极的行业。传统的电视机和机顶盒的遥控操作都比较复杂,而采用智能语音交互技术,只需对着遥控器说话,就可以控制电视,输入文字、打开应用、播放视频都可轻松实现。去年三星、LG和联想等都发布了带有专用语音输入功能的遥控器,甚至有的还实现了类似Siri的语音助手的功能。
⑪比如,用户想看时下热播的电视节目《中国达人秀》,他只需对着遥控器说“中国达人秀”,电视就能够迅速搜索到该节目供用户观看;观看视频时,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控制音量、暂停、播放等,实现对播放器的精确操控。此外,用户还可以询问关于天气、新闻、美食、购物等方面的问题。
⑫除了电视,其他家电也不甘落后。海尔空调就展出了行业首个“语音遥控器”,为用户实现对空调的“智能化操作”带来了便捷。用户只需对着小巧的语音遥控器说话,即可进行智能辨识并给空调发出指令实现自动开关机、调温,以及开启省电、自清扫、换气、除甲醛等各类特殊模式,非常简便随心。
⑬虽然目前语音控制还只是限于一些基本的操作,还不能完全替代按键操作,但是语音控制与消费者实现了生动有趣的“交谈”,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和帮助,真正意义上拉近了电器与消费者的距离。
⑭可以想象,人机互动互助的科幻场景将变为现实,用语音操纵电器的时代或将来临。到时,诸如微波炉、电烤箱、空调等电器将会改头换面——取消按键,植入智能语音系统,用户只需躺在沙发上,对家里的各种电器下达命令,电器就能自动完成操作。
⑮另外,汽车、玩具、可穿戴设备都对智能交互技术能提供的全新交互方式抱有很大的期待。语音技术作为一个已经渐渐成熟的基础技术,随着使用面日渐扩大,必将越来越改变传统的人机交互方式。(《百科知识》2014.3)
给文中加点的词语注音。以()日完善()
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雨后春笋
日臻完善
作者认为“智能语音时代来临”的依据是什么?
第⑮段中“必将”一词换成“定会”好不好?为什么?
第⑭、⑮段交代了什么内容?有何作用?


最后一个鸡蛋
整个鸡家族都不甘心自己在地球上的地位——任人宰割,供人食用。鸡王决定扭转鸡家族的处境,于是就召集幕僚想办法。
“要想人类放弃吃鸡很难。”一个幕僚说,“他曾经用十斤鸡蛋收买了人类中一位写东西的人,让他在报上写文章说,吃鸡容易患癌症!可人类还是照吃不误。”
“依我看,人类吃咱们并不是因为恨咱们,而是说明他们离不开咱们。”另一位年纪大点的幕僚说,“不如,大王下一道圣旨,命令所有母鸡停止下蛋,保证人类不会再像现在这样对待咱们了。”
“停止下蛋?”鸡王吃了一惊。
“对,停止下蛋。没有鸡蛋就不会再有小鸡出生,光这一点,就够人类伤脑筋的了。”幕僚说。
5分钟后,鸡王向整个鸡家族下达了圣旨:停止下蛋!
当人类发现全世界所有的母鸡都不下蛋了时,地球上只剩下一个鸡蛋了。人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地球上的鸡吃一只将少一只,最终灭绝。人类专门召开了一个紧急会议,会议的结果是制定了一部关于保护珍稀动物——“鸡”的法律。鸡终于改变了卑微的地位,加入珍稀动物的行列。
人们以拥有一只鸡为荣,狗和猫的地位一落千丈。在公园里常见到牵着鸡散步的达官贵人。一只鸡的售价已高达上千美元。
地球上惟一的那个鸡蛋更是价值连城,光是守护它的军队就有两个旅之多。这个鸡蛋的妈妈是最后一个听到鸡王圣旨的,当时她正在下蛋,想把这个蛋退回到肚子里已经是不可能了,于是,她成了地球上惟一一个鸡蛋的母亲。人们将延续鸡的生命的期望寄托在她身上,人们给她吃最好的食物,为她建造了豪华的住宅,还让她上报纸上电视。
这只母鸡日益显赫的地位渐渐引起了鸡家族其他成员的不满。同样是鸡,凭什么她吃的好,住的好,还能上电视?就因为
于是,在某一天的上午,另一只母鸡违抗鸡王的圣旨,公然下了一个蛋。这只母鸡立刻成了全球新闻的焦点,她的待遇马上超过了前一只母鸡。
鸡家族受到了强烈的震动。
紧接着第三个鸡蛋出生了。
第四个鸡蛋问世了。
第五个鸡蛋诞生了。
第六个鸡蛋降临了。
鸡王感到大事不妙,连忙再次降旨制止母鸡下蛋,但他已经控制不了他的臣民了。所有的母鸡都想比别的鸡过得好,她们拼命地下蛋。
于是,保护鸡的法律取消了。
没有人牵鸡去公园了。鸡又重新出现在餐桌上了。
鸡王不甘心,还想继续降旨制止母鸡下蛋,被幕僚劝阻了。幕僚说:“没有必要。因为人类已经掌握了对付鸡不下蛋的方法。”
(摘自《郑洁渊童话集》)
通读全文,在横线上填写鸡家族改变自己地位的过程。
任人宰割——()——()——地位提高——()——保护法律取消
指出文中第三段加点词“这样”的含义。
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补写出文中横线处的内容。
就因为
结合全文内容,概括结尾处幕僚所指的人类“对付鸡不下蛋的方法。”

向日葵
尤今
到伦敦度假,住在女儿的公寓里。 那天,约好在她下班后共进晚餐,做事有条不紊的女儿体恤地说道:“餐馆坐落在九曲十八弯的窄巷里,不太好找,你们就在餐馆附近的小公园等我吧。”
早上出门时,气候温凉,我穿了一袭宽松的棉质衣裙,没带外套。天色愈暗,气温愈低,到了傍晚,气温居然降至6摄氏度。我和老公提早十分钟来到游人寂寥的小公园,那种砭骨的寒风夺命似地想把人的脸皮整层刮掉,我冷得几乎连血液也凝结了。到了七点整,一向准时的女儿踪影不见,我们的手机偏又留在公寓里忘了带,无法联系。
寒风肆无忌惮,我冻成了冰湖底下一尾郁悒的鱼。看着时间滴滴答答地流走,怒气像蚂蟥一样往我心里钻。到了七点半,我的脸已幽幽地长出一层青苔。 “天气这么冷,她竟不为我们着想!”我口出怨言,“简直就是个工作狂啊!”“唉,”老公叹气,“伦敦的工作压力真是太大了!”
七点四十分,女儿才气喘吁吁地赶到,连声道歉:“爸爸,妈妈,对不起,对不起!工作堆积如山,做不完呀!”我和老公对看一眼,果然不出所料!
冻得有如一片在树梢瑟缩颤抖的枯叶,我的声音,比雪更冷:“工作做不完,不是还有明天吗?你过去守时的好习惯,去了哪里?”说着,径自往前走,不再看她一眼。
到了餐馆,女儿轻车熟路地点了各种美食。刺身、煎和牛、鳗鱼饭、酱渍豆腐、软蟹手卷、天妇罗……可口的美食一道接一道地上,然而,我觉得心里冒出了很多冻疮,灼灼地痛,半点胃口也没有。
女儿欢欢喜喜地说着办公室里的一些趣事,我没有答腔,只一筷一筷闷闷地吃,一心只想快点回家盖上厚厚的被子蒙头大睡。
第二天,日上三竿才醒来。薄薄扁扁的阳光从窗隙硬生生地挤了进来,看看钟,哟,九点多了!奇怪的是,厅里竟传来了女儿和她爸爸说话的声音。我翻身起床,走出厅外,还没开口,女儿便说了:“妈妈,我今天请假。”我讶异地问:“咦,你的工作不是堆积如山吗?”她笑嘻嘻地说:“工作做不完,不是还有明天吗?”
桌上,放了一大束精神抖擞的向日葵,黄艳艳,活鲜鲜的,大蓬大蓬的热情源源不绝地释放。向日葵旁边,有个奶油蛋糕,还有一张卡片。
卡片里,装着女儿圆润的字体:“亲爱的妈妈:记得吗?那一年,您到土耳其旅行,看到漫天漫地的向日葵,回来向我出示照片,满脸陶醉地说:那种美啊,简直惊心动魄呢!您每回看到玫瑰花、荷花和桂花,都露出馋馋的目光,想吃它们;唯独向日葵,您打从心坎里爱着它宠着它。妈妈,我和哥哥们,其实都是您的向日葵;而您,就是我们的阳光。”
读毕,抬起头来时,女儿絮絮地说道:“妈妈,昨天下班后,我赶去办公室附近那家花店,不巧它因事休业;匆匆坐计程车去另一家,又碰上塞车,我真的急坏了呀!终于买到了您最喜欢的向日葵后,然后赶回家把它藏好,这样一来一往,才会迟到的呀!”
说着,又笑眯眯地自问自答:“您猜我把花偷藏在哪儿?贮藏室!可是我又担心它难以透气,半夜起来还浇水呢!”
这一天,是我的生日。可是,在这一刻,我的眼眶里,却都是泪。
梳理本文故事情节,说说我开始因为什么事情而生气,最后又因为什么事情而感动。
本文开头两段着意交代女儿做事有条不紊一向准时,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看着时间滴滴答答地流走,怒气像蚂蟥一样往我心里钻。到了七点半,我的脸已幽幽地长出一层青苔。
文章末尾说“在这一刻,我的眼眶里,却都是泪”。请揣摩此时我的内心活动,并加以描摹。(不少于3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
普塔·纳德
⑴那天,我独自一人坐火车前往罗哈纳。车到一个小站,我的对面上来一个女孩。
⑵我五年前失明了,因此不知道女孩长什么模样,但我知道她穿的是拖鞋,因为她走动时鞋碰到了她的脚后跟。
⑶“你去台拉登吗?”火车离站时,我问。我一定是坐在黑暗的角落里,因为我的声音吓了她一跳。她低声惊呼,然后说:“我不知道这里有人。”
⑷通常,视力好的人总是看不清他们眼前的东西。我想,他们一定是有太多的东西要看。
⑸“我刚开始也没有看见你。”我说,“但是,我听见你进来了。”我在想,我是否能做到不让她发现我是个盲人。
⑹“我在撒拉兰普下车,我阿姨在那里接我。你去哪?”女孩说。“先去台拉登,然后去穆所里。”我回答道。
⑺“哦,你真幸运!我希望我到的也是穆所里。我喜欢那里的山,尤其是在10月。” “是的。那是上山最好的时候。”我说,同时又想起了那些未失明的日子。“满山都是野生的大丽花,在明媚的阳光下显得更加美丽。晚上,你可以坐在篝火旁,喝点白兰地。大部分游客都已经回去了,路上静悄悄的,那种感觉真的很好。”她没有说话。我心想,是不是我的话触动了她,或者说她认为我是一个浪漫的傻瓜。
⑻然后我犯了一个错误。“外面怎样?”我问。她似乎没觉得不对劲。难道她看出了我是个瞎子?但是她的下一个问题打消了我的疑虑。“你为什么不自己看呢?”她很自然地问。
⑼【A】我沿着铺位敏捷地移到窗边,面对着窗口,假装在研究外面的风景。在心里,我可以看见电线杆和树一闪而过。“你注意到了吗?树木似乎在移动,而我们没动!”我大胆地说。“总是这样。”她说。
⑽我把脸从窗口转向女孩。“你的脸很有趣。”我说。话一出口,我为自己的大胆感到吃惊,但这是一个安全的评价,很少有女孩会拒绝奉承。她开心地笑了,那是银铃般清脆的笑声。她说:“很高兴你这么说。别人总说我长得很漂亮,我已经听腻了。”于是,我又大声说:“一张有趣的脸也可以很漂亮。”“你真会说话。”她说,“但你为什么这么当真呢?”
⑾“火车很快就要到达你的目的地了。”我很唐突地说,“感谢上帝,虽然这是一个短暂的旅行,但如果没有你,我无法忍受在火车上坐两三个小时。”然而,为了倾听她的声音,我愿意坐久一点。她的声音就像山间的清泉一样动听。
⑿忽然,汽笛尖叫起来,车轮也改变了声音和节奏,火车慢慢地驶入车站。然后,我听到了一个女高音从门口传来,想必是女孩的阿姨。“再见。”女孩说。她离我很近,我都闻到了她那诱人的发香。我想伸手去摸摸她的头发,但她很快走了,只留下她的香味。
⒀门口有些混乱。有个男人走进了车厢,结结巴巴地道歉,然后门“啪”的一声关了。世界也再一次地关在了外面。我回到了我的铺位。
⒁火车加快了速度。【B】我摸到窗口,坐在窗前,凝视着窗外对我来说是一片黑暗的日光。刚上来的男人代替了那个女孩。我又有了新旅伴,新游戏。
⒂“她是一个很有趣的女孩。”我说,“能告诉我,她是长头发还是短头发?”
⒃“我没注意。”他回答说,听上去挺纳闷的,“不过,我倒注意到了她的眼睛。她的眼睛很美丽,却毫无用处。她是一个瞎子。难道你没注意到吗?”
(选自《儿童文学》2014.01期 有改动)
文章末尾的男乘客说:“她的眼睛很美丽,却毫无用处。她是一个瞎子。”文中有哪些地方暗示我们“她是一个瞎子”,请结合具体内容,分点回答。
文中画线【A】【B】两句中的“我”从一开始“移到窗边”,到后来“摸到窗口”,这反应了“我”怎样的心理变化,请结合语境回答。
联系上下文,请谈谈对第⒀段画线句子“世界也再一次地关在了外面”的理解。
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下面三个标题,你认为哪个最合适?(请结合文章内容作适当阐述,也可以另拟标题,并简述理由。)
A.游戏 B.看不见的美丽 C.盲人的世界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为人生准备“压舱石”
①在犹太民族,母亲要在《圣经》上抹蜂蜜让孩子去舔书本上的蜜,目的是要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让孩子从小树立观念:书本是甜的,而且书中有智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项调查,犹太民族人均每年阅读65本书。读书兴趣浓厚,犹太人将读书视作生命的一部分,因此才造就了如此令人羡慕的读书风景。
②的确,读书有了热情,持之以恒才能顺理成章。但是,单单有兴趣,读书未必一定有收获,关键得读好书。按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的说法,读书是要为自己准备“压舱石”——诚如空船航行时,为防翻船须备“压舱石”一样。读书该选择怎样的“压舱石”呢?或许各有各的说法,但文学、史学、哲学、宗教、伦理、艺术等人文学的经典必是“压舱石”的精髓。因为古往今来的文化精神、人格理想和思想艺术的原创性,大都蕴含在经典作品之中。如果说,读书使人渐由遮蔽走向澄明的话,那么阅读经典便可有效缩短这中间的距离。比如阅读历史,不仅让读书人获取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历史学看问题的方法,从而使之转变成改造世界的现实力量。唯有常读经典,多读经典,才能驱使人们培养理想情怀,树立凌云之志。这便是经典的“压舱石”效应。
③阅读经典,还需与经典的阅读方法相匹配。约翰·罗斯金在《芝麻与百合》里有这样一段话:“当你去读一本好书时,你必须问问自己,‘我能像一位澳大利亚的矿工那样适于自己的工作么?我的十字镐和铲子都就绪了么?我自己准备妥帖了么?我的袖子是否已经卷到双肘,我的呼吸是否匀称,我的心情是否正常?’……这样多问问极有好处,因为既然你所要寻求的金属就是作者的心灵与深意,那么他的语言便是你要获得金属前必须敲碎和冶炼的岩石。你的十字镐是你自己的专心、机智与学问;你的熔矿炉是你自己的善于思考的灵魂。”是啊,有好的书籍相伴,有好的态度相生,有好的思考相随,又何愁不能在开掘的矿渣中拣到“纯净的宝石”呢?
④读书绝无止境。以智慧闻名于世的苏格拉底,在70岁时还自认什么都不知道。这固然是他的谦逊,却更是他的智慧。不论是谁,若想懂得自己生活的世界,哪怕一点点,就请您保持永不枯竭的读书兴趣,保护好属于自己的“压舱石”。不断充实自己的大脑。
⑤让心灵俯就经典,让经典滋养灵魂,积累底蕴,振奋精神,修身明理,洞悉人生。这样,我们的精神世界就能领悟时代使命,并进而笃行之。
(选自《人民日报》2014年05月06日 有删改)
“压舱石”指的是
请概述本文的三个分论点。
第③段除引证外,还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下列哪个材料可以用作第④段的理论论据?为什么?
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
②书卷多情似敌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