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地未倒置岩层的垂直剖面图,地表在甲地层之上,图中不同的图例和甲至辛的标示分别代表不同的岩层。丁层与庚层都为火成岩侵入岩层,其中丁岩层还包裹着一些来自丙层岩石的碎块。表示下图中岩层由老至新的正确顺序的选项是( )
A.甲→乙→丙→丁→戊→己→庚→辛 |
B.辛→庚→己→戊→丁→丙→乙→甲 |
C.辛→庚→己→戊→丙→丁→乙→甲 |
D.辛→己→戊→丙→丁→庚→乙→甲 |
非洲和南美洲的轮廊和生物的相似性证明了()
A.大陆漂移假说 | B.海底扩张学说 | C.地质力学说 | D.板块构造学说 |
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甲),完成10-12题。(图甲)
图乙景观示意中与该等高线图相匹配的是 ()
图甲中各点能看到村庄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若图甲村庄所在的山谷发生泥石流,则村民选择正确的逃生路线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图是某地的地形剖面图,其中纵坐标的划分间隔为0.5cm,横坐标的划分间隔为1cm,读图回答8-9题。图中的垂直比例尺和水平比例分别是( )
A.1:1000和1:50000 | B.1:2000和1:50000 |
C.1:5000和1:20000 | D.1:20000和1:5000 |
图中B点的绝对高度和相对于A点的相对高度分别是( )
A.350米和200米 | B.300米和350米 |
C.300米和250米 | D.200米和300米 |
将1:10000的地图图幅放大为原图的四倍,表示的实际范围不变,则新图的比例尺为()
A.1:2500 | B.1:5000 | C.1:40000 | D.1:1000 |
假设教室里挂有同样大小的下列四幅地图,比例尺最大的是()
A世界地图B.中国地图 C黑龙江省地图 D 大庆市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