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用“往伤口上撒盐”来比喻某些人乘人之危的行为,其实从化学的角度来说,“往伤口上撒盐”的做法并无不妥,甚至可以说并不是害人而是救人。那么,这种做法的化学原理是
A.胶体的电泳 | B.血液的氧化还原反应 |
C.血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 | D.胶体的聚沉 |
用于电动汽车的铝-空气燃料电池通常以NaCl溶液或NaOH溶液为电解液,铝合金为负极,空气电极为正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负极反应为Al+3OH--3e-=Al(OH)3↓ |
B.以NaCl溶液或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正极反应都为O2+2H2O+4e-=4OH- |
C.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电解液的pH保持不变 |
D.电池工作时,电子通过外电路从正极流向负极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为避免船体遭受腐蚀,在船舶的外壳装上若干锌块,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
B.原电池工作时,电流的方向由正极→负载→负极→原电池中电解质溶液→正极 |
C.白铁(镀锌铁)镀层破损后,铁皮依然受到保护 |
D.在铁制品上镀铜时,铁制品作电镀池的阳极,铜盐为电镀液 |
FeCO3与砂糖混用可以作补血剂,实验室里制备FeCO3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利用KSCN溶液检验FeSO4溶液是否变质 |
B.沉淀过程中有CO2气体放出 |
C.过滤操作的常用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 |
D.产品FeCO3在空气中高温分解可得到纯净的FeO |
某稀溶液中含有Fe(NO3)3、Cu(NO3)2、HNO3,向其中逐渐加入铁粉,溶液中Fe2+浓度和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溶液中Fe(NO3)3、Cu(NO3)2、HNO3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1:1:4 | B.1:3:1 | C.3:3:8 | D.1:1:1 |
向含1mol HCl和1mol Mg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1 mo1·L-1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Ba(OH)2溶液体积(V)间的关系如图三其中正确的是
A.B.C.D.